第二十九回隱患潛埋 野心圖霸主伏兵突發 浮海走英豪(第2/6頁)

只聽得畢擎天續道:“張丹楓自是一個人才,但他遠在滇南,怎知這裏軍中之事?朝廷官軍,百倍於我,若非攻城掠地,先打他幾個勝仗,怎能振奮民心?怎能令天下響應?我派成海山去打上饒,就是想以攻為守,牽制強敵。為將之道,應當既習水戰,亦習陸戰,不懂就學,怎可以只在海上稱雄。”

葉成林本想駁他,但見他似是動了真氣,暫且忍住。葉宗留微笑道:“決謀定策,咱是一個老粗,說不上來。可是聽張大俠和畢老弟的所說,兩邊都有點道理。過幾天咱們請全軍將士,各抒己見,俗語道:‘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總之大家商量一個好辦法來。”葉宗留這一調停,給畢擎天挽回了面子,但調回成海山之事,也只好作了罷論。這一晚的接風酒,大家都吃得極不痛快!

過了幾天,畢擎天又調了兩支軍隊出外作戰,這兩支軍隊都是跟隨葉宗留多年的部屬,淩雲鳳有一日對於承珠道:“這事情有點奇怪,怎麽總是把葉統領的人調走?”於承珠心頭也蒙了一層陰影,但心想畢擎天或者是好大喜功,軍中也不應分開彼此,雖然感到有點奇怪,卻也不便多疑。

幸喜那幾支軍隊都打得很出色,官軍被抗拒在仙霞嶺外,江浙兩省和福建北部被義軍占領的地方,一片太平景象,畢擎天三日五日置酒慶賀,各地前來投效的綠林,對他更是一片頌贊之聲,倒把他弄得有點飄飄然了。

轉眼春暖花開,春風解凍。湖北那十萬官軍有了糧餉,果然兼程東下,前鋒到了屯溪。畢擎天以葉成林有言在先,便調葉成林統軍一萬,前往抵擋。這一萬人又是葉宗留的部隊,至此葉宗留多年心血訓練的精兵,幾乎已被抽調一空。

這一日是葉成林大軍出發之日,畢擎天和於承珠、淩雲鳳都前往送行,送出五裏之外,葉成林請畢擎天回馬,畢擎天道:“我靜待賢弟好音,這次敵眾我寡,全仗吾弟施展將才了。待各路義軍齊集後,我定當再給賢弟增兵助戰。”葉成林道:“這裏基業重地,防備相當堅固。給我增兵,倒可不必。只是敵眾我寡,我這次前往,不擬與官軍即行決戰,準備憑著地形,先圖固守,消其銳氣,擊其暮歸。官軍雖眾,鬥志不強,假以時日,可以瓦解。”畢擎天拍手贊道:“賢弟高見!這一仗一定打勝了!他日成功,我定當封賢弟做一字並肩王!”葉成林眉頭一皺,道:“咱們豈是圖什麽封王封爵……”話未說完,畢擎天就截住說道:“對,咱們是為救民於水火之中。”這話若是葉成林說來,那是自然不過,在畢擎天口中道出,淩雲鳳和於承珠都覺得有點刺耳,言不由衷。

葉成林拱手說道:“畢大哥請回,小弟不須添兵,只有一事請托。”畢擎天道:“請說。”葉成林道:“這一戰只怕不是短期所能結束,軍糧接濟,務請依時。”畢擎天大笑道:“此事何勞囑咐,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想賢弟對官軍的糧餉尚且放行,難道我還會扣住你的糧草不發不成。”當下與葉成林揚鞭道別。於承珠心念一動,道:“淩姐姐,我與你再送一程吧。”淩雲鳳與於承珠並馬走了一陣,忽道:“呀,我還有點事情,你再送一程。”於承珠面上一紅,但轉念一想,仍然策馬送行。

直送出十裏之外,葉成林道:“於姑娘請回吧。”於承珠見他神情淡漠,心內微酸,但又覺得這正是自己所盼望的事,只可惜淩雲鳳不在這兒,葉成林也似不解自己的心意,葉成林駐馬說道:“於姑娘有何話說?”於承珠道:“葉大哥你此去可要當心!”

葉成林道:“多謝你關心了。我會料到,毋勞你掛念。”於承珠道:“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怕……”葉成林道:“怕什麽?”於承珠道:“你看畢擎天這人如何?”葉成林道:“怎麽?”於承珠道:“畢擎天這人野心極大。一山難藏二虎,我只怕他妒忌你們叔侄。”葉成林笑道:“這不至於吧,我又不與他爭位。”於承珠道:“還是小心為妙。提防他弄什麽詭計。比如糧草之事……”葉成林道:“我也籌劃好了。若然他不運來,我就在當地自籌。想咱們若是一心為著百姓,百姓斷不會叫咱們餓著肚子打仗。咱們都是一家人,我倒勸你不要太多疑,尤其不可露於神色,免得與他傷了和氣。”

於承珠心中暗嘆,想道:“世間只怕不盡是像你們叔侄這般的好人。”無可奈何!亦不再說,只好與葉成林道別。撥馬回頭,神思困倦,走了一陣,忽聽得馬鈴聲響,原來是畢擎天迎面而來。於承珠怔了一怔,道:“畢大龍頭,葉成林已去得遠了,你有什麽要事,我的馬快,替你追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