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異國情鴛同患難中原豪傑共恩仇(第6/7頁)

夏侯勇說道:“這一次還是多得兩位俠士拔刀相助,要不然我們恐怕是非吃敗仗不可。”

展伯承道:“大家都是為了不忍見回紇鐵蹄踐踏我們的國土,殘害我們的百姓,敵愾同仇,說不上是誰相助誰。”

夏侯勇談了他們這支義軍的情況,當然也少不免要問問金雞嶺的情況。鐵凝盡自己所知,告訴了他。夏侯勇聽得鐵摩勒已經重整基業,伏牛山的山寨雖給官兵攻陷,但金雞嶺的基業卻更勝從前。這個事實對他們是一個很大的鼓舞,使得他們大為振奮。最後夏侯勇也問到了他們何以來到此間。

鐵凝笑道:“同你們一樣。不過你們是在薊州找回紇兵打。我們則是準備到師陀國去幫那裏的老百姓打回紇兵。”

夏侯勇笑道:“這麽說來,也許我們將來在師陀有相見之日。”

鐵凝喜道:“你們也有意思到師陀去,那真是太好了!”

夏侯勇道:“家叔有這個計劃,不過還要看情形而定。目前我們和總舵還未聯絡上,接不到總舵的命令。”

鐵凝忽地想起一事,問道:“我向你打聽一個人,劉芒是令叔的義侄,想必你會知道!”

夏侯勇笑道:“我和劉芒是小時候就認識的,中間分開了幾年,後來他也回到我叔叔的軍中,幾個月前,我和他還在一起。不過,他現在卻不在我們這兒,他到蒲邑探親去了。”

鐵凝道:“據我所知,他又離開蒲邑了,他還沒有回來嗎?”

夏侯勇道:“沒有。鐵姑娘,你和劉芒很熟嗎?”

鐵凝道:“我與他並不相識,不過我這位展大哥和劉芒卻是好朋友。他們以前都是在盤龍谷住過的。”

夏侯勇點了點頭,心裏想道:“這就對了。記得劉芒說過,和他相好的那位姑娘是褚遂的孫女兒,當然不會是這位鐵姑娘。”於是說道:“不錯,劉芒也曾提過展少俠的名字的。他若回來,我會替展少俠向他致意的。”

原來夏侯勇只是知道劉芒和褚葆齡相好,卻不知道展伯承和他們之間的糾紛。展伯承自是不便詳談,當下含糊謝過,就和夏侯勇分手了。

路上,展伯承說道:“其實你是無須問夏侯勇的。劉芒離開蒲邑,雖然是在你碰見齡姐的前兩天,但咱們的馬快,咱們走了十多天,方才在這裏碰見夏侯勇,劉芒哪能這樣快就和他見過面了?”

鐵凝笑道:“我知道你記掛你的齡姐,但你怕羞,不便探問。所以我替你轉一個彎打探打探。我打聽劉芒的消息也就是打聽齡姐的消息。縱然打聽不著,你也可以少些心事,你敢說不是麽?”

展伯承紅了臉,說道:“多事!”但也不能不佩服鐵凝會用心思。不過,鐵凝的猜測卻沒猜對,展伯承在見過夏侯勇,又知道了劉芒尚未回到軍中的消息之後,心事不是少了,而是多了。

“夏侯英這支義軍如今已到薊州,劉芒和龍姑娘卻是到原來那一帶冀魯邊區去找他們的,一定是找不著了。同樣道理,齡姐跟獨孤宇夫婦當然也不會找著他們。如此一來,齡姐和劉芒各找各的,而夏侯英這支義軍又是出沒無常,行蹤不定,他們又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重見了?”展伯承心想。

展伯承是一心盼望他的“齡姐”能夠與劉芒“和好如初”的,想到他們可能“好事多磨”,心裏不覺有點悶悶不樂。但好在有鐵凝和他作伴,一路有說有笑,展伯承心裏的愁煩倒是給她解了許多。二來他有更緊要的到師陀抗暴之事占領了他的思想,一些兒女私情只不過在他心裏引起了一點微波,不久也就歸於平靜了。

兩人一路西行,經過了幾個回紇的屬國,有時在路上也碰上回紇的騎兵。

展、鐵二人急於要到師陀,路上不願惹事,遇見回紇騎兵就繞路而行。他們的馬快,避開回紇追騎並非難事,因此也如他們所願,一路平安的抵達師陀。

師陀是一個草原上的小國,也有田畝縱橫,青山疊翠,景色不減江南,而又有江南所無的特殊景色。展、鐵二人馳騁在草原之上,風過處便似一望無際的海洋,卷起千層波浪。

展伯承默念“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句,不覺喟然嘆道:“草原景色果然壯麗,古人詩句並不欺我。但可惜風吹草低而不見牛羊!”原來師陀的百姓奮起抗暴,回紇侵略軍對他們的鎮壓也就比在其他屬國更為厲害,老百姓大都躲到山區,草原上已是很難碰見牧人了。

也正因此,楚平原原來對他們的指示——叫他們怎樣去和義軍取得聯絡的辦法,已是使用不上。師陀是個半遊牧、半農耕的國家,從事遊牧的這一部分人是居無定所的,故此楚平原要他們去聯絡的幾個人都是農家。如今那幾家農家也都搬上山了,他們要找的人當然也就沒有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