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竊國神奸伏禍根(第3/7頁)

武承嗣的王府堂皇富麗,豪奢氣象,勝似皇宮,李逸暗暗嗟嘆。進了幾重門戶,到了宴會的大廳,忽見陽太華站在階上迎賓,李逸心道:“在突厥的武士大會中是他招待我的,現在又是他來了。”暗暗盤算應付的方法。

長孫泰在禁衛軍中已做到了三品驍騎都尉的官職,在當日赴會的軍官之中,除了三四個人之外,就以他的軍階最高了,陽太華首先和他見禮,李逸混在人叢之中,向他點了點頭,便想混過。陽太華眼光一瞥,見李逸似乎有點相識,忽然問道:“這位大人還未見過?”長孫泰沒法,只得說道:“這位是新來的禁衛軍張隊長。這位是東門校尉陽大人,魏王爺跟前得力的人。你們兩位多多親近親近!”陽太華伸出手來,道:“張大人,幸會!幸會!”

李逸知道他是想試試自己的功夫,上次在突厥武士大會中,陽太華也曾這樣試過他的,當時他運用正宗的內功抵禦,幾乎給他看出來歷,這次李逸胸有成竹,神色不變,毫不遲疑的就伸手與他相握。

陽太華練的是一種邪派內功,雙掌一握,只聽得“嚓”的一聲,李逸急忙抽出手來,蹌蹌踉踉地倒退幾步,雙掌連搓,湊近口邊呵氣。陽太華也晃了兩晃,他們腳下所踏的青磚,已碎了兩塊。

原來在雙掌相交的時候,陽太華玄功一運,手掌登時變得似熾熱的火炭一般,李逸若以精純的內功抵禦,自可無妨,但他有過上一次的經驗,不願被陽太華識破,這一次純以剛猛的掌力反擊,絲毫不露出自己曾練過內功,這樣一來,李逸的手掌登時似被烙過一般,起了兩道紅印。而陽太華吃他的掌力一震,也自拿樁不穩。

李逸拱手說道:“陽大人好武功,佩服,佩服!”他啞著嗓子說話,裝出喉嚨焦渴的模樣,陽太華果然聽不出來,心想:“這人原來練的是外家功夫,功夫雖然不弱,到底是二流角色,做一個禁衛軍的小隊長,也算得是適當的了。”當下也拱手說道:“閣下的金剛掌力,練到這樣的地步,也很不錯了。請進裏面去坐!”

堂中賓客如雲,十之七八都是軍官,長孫泰一看,羽林軍中好幾個高級的軍官也都在座,心想:“被武承嗣拉攏的人,倒還真不少呢!”長孫泰與幾個高級的軍官同席,李逸與白元化另坐一席,同席的有一半是長孫泰所約來的人,其他的一半雖然都不認識李逸,但有白元化他們替李逸掩飾,那些人果然把李逸當作新到任的禁衛軍軍官,沒有誰起疑心。

坐定之後,武承嗣步出中堂,身邊有一個道士,戴著燦爛的金冠,還有一個老儒生裝束的人,手裏拿著一把折扇,有人低聲說道:“金冠道人和牛布衣也來啦!”李逸雖然不知道二人的來歷,見眾人這樣注意他們,料想是個大有來頭的人物。

武承嗣一到,眾軍官紛紛起立,武承嗣滿臉堆歡,舉杯說道:“難得各位光臨,請不必拘束,盡情歡飲。我先向各位敬酒三杯。”眾人紛紛說道:“不敢當,不敢當!”武承嗣笑道:“朝廷最近打了個大勝仗,突厥大汗已遣使求和,這第一杯酒是祝捷之酒,各位豈可推辭?”幹了第一杯,武承嗣又道:“第二杯酒祝天後陛下萬壽無疆!”眾軍官歡呼萬歲,把第二杯幹了,李逸心想:“武承嗣私通突厥,陰謀篡位,難為他還敢說出這兩句話來,臉上半點不紅,當真是老奸巨猾。”又想道:“看這情形,軍官們對武則天確是一致效忠,怪不得武承嗣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武承嗣舉起第三杯酒,道:“這一杯麽……”略作沉吟,似是正在想一個勸酒的借口,陽太華朗聲說道:“魏王輔佐天後陛下,功在國家,這一杯麽,就祝魏王千秋萬歲,事事如意,請都幹了!”眾人轟然稱是,紛紛幹酒,李逸暗暗罵聲“無恥!”以袖掩杯,悄悄把酒潑了。

武承嗣哈哈大笑,說道:“小王何德何能,全靠各位扶持,今後要仰仗各位的還正多呢!”魏王府的總管崔九霄接著說道:“今日之會,高人雲集,尤其得到金冠道長與牛先生前來,更是增光不少。機會難逢,我想請他們二位顯露幾手功夫,讓我們瞻仰瞻仰!”

金冠道人知道武承嗣的心意,是想要他們顯露絕技,懾服群雄,教這些軍官將來不敢背叛,便首先站了出來,說道:“今日恭逢盛會,理該湊湊熱鬧,貧道有一手不成氣候的功夫,聊博王爺和各位一笑。”

說罷便請王府中的執役將各處窗戶都關起來,只見他站在當中,忽地長嘯一聲,在座諸人都覺得微風颯然,掠面而過,隨即聽得窗戶格格作響,周圍一看,所有的窗戶都已打開了。眾人大驚失色,試想在這個可以容納千人的大殿堂中,足有幾十個窗戶,他只是一聲長嘯,便令窗戶全部打開,這氣功的厲害,當真是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