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妙計突圍(第2/8頁)

李麻子料得半點不差,幾百對眼睛,果然都是看不出破綻。

李麻子道:“你給我準備一輛馬車。”那軍官躬腰說道:“是。統領大人,你是回府還是出城?”

李麻子說道:“我出城趕辦公事,不用你們護送。這鏢局我已搜過了,並無欽犯在內,你們都回去吧,”

那軍官心道:“莫非統領大人已得到什麽消息,出城追查欽犯?但不知何以不騎馬要坐馬車?騎馬不是還快得多?”但因面對的乃是“頂頭上司”,這軍官莫測高深,卻也不敢多問。

不過一刻,禦林軍已在附近的騾馬行招來了一輛馬車,說是“招來”,當然是“搶來”的,拉車的四匹坐騎,都是那間騾馬行中上好的健馬。

李麻子和戴謨等人上了騾車,立即叫車夫向西門駛去。這兩個車夫乃是禦林軍的下級軍官。

到了西門,不過四更時分,還要一個更次,待天亮才能開門,但守城的官兵,看見是禦林軍軍官駕駛的馬車,一問之下,又知道坐在車上的是禦林軍的統領,他們雖然沒有見過北宮望,這兩個禦林軍的軍官卻是全副披掛的,其中還有一個,恰恰是城門官認識的人。見這陣仗,如何還敢疑心是有人假冒?禦林軍的統領大人從他們把守的城門出城,當真是令得他們受寵若驚,自是不敢稍有拖延了。

出了城門,李麻子吩咐那兩個軍官快馬加鞭,跑了約莫十多裏路,到了郊外,李麻子向孟元超拋了一個眼色,孟元超使出重手法,在歐陽堅的致命穴道重重一戳,歐陽堅悶哼一聲,一命嗚呼。李麻子叫道:“停車停車!”

那兩個軍官勒住坐騎,說道:“統領大人有何吩咐?”李麻子道:“歐陽堅剛才在戴家受了傷,現在暈倒了。你們將他送回統領府救治。”這兩個軍官已經聽見了歐陽堅哼的那一聲,又知道歐陽堅是曾和西門灼等人在戴家經過一場劇鬥的,對李麻子的話自是相信無疑。

李麻子接著說道:“你們另外找幾匹拉車的馬,這四匹坐騎給我。歐陽堅一時暈倒,大概不是怎麽緊要的。”其實用不著他這麽交代,那兩個軍官也是不敢不遵。死一個歐陽堅有什麽打緊,阻遲統領大人辦的公事,那罪名可就大了。

孟元超與李光夏合乘一騎,李麻子、戴謨、繆長風三人各一騎,五人四騎,風馳電掣而去。跑了一程,早已把那輛馬車遠遠甩在後面,李麻子哈哈笑道:“咱們送這份厚禮給北宮望,可夠他受了!”想像北宮望接受歐陽堅屍體之時的驚惶,越想越是忍不住笑。

孟元超說道:“咱們現在還不能說是脫險,須得救出了快活張一同離開,方始平安。”原來他們從西門出城,正是計劃到西山去救快活張的。

此時東方已白,晨風動林,宿鳥離巢,朝霞染樹。一行人踏上西山,他們廝殺了一晚,從血雨腥風之下脫險出來,走到了這樣清幽的處所,端的是入武陵仙境一般,精神為之一爽。

擡頭望上去,只見一座巍峨古廟,在叢林中隱隱露出一角。戴謨是老北京,說道:“這就是西山著名的臥佛寺了,建於唐代,原名兜率寺,據說當時寺裏有檀香雕成的臥佛。到了元代,重新擴建,換鑄銅佛,只一座佛像,就用了工匠七千人,黃銅五十萬斤,工程規模之大,可以想見,臥佛寺之得名,就是由此。可惜咱們救了快活張之後,須得趕快離開,恐怕是不能進去遊覽了。”(羽生按:此段材料,根據元史記載。北京西山臥佛寺的臥佛現在還有,但現在的銅佛,並沒有五十萬斤重。)

李麻子笑道:“還是不進去遊覽的好。非但不好進去遊覽,咱們恐怕還得繞道避免經過此寺呢。”

孟元超道:“為什麽?”

李麻子道:“寺中原來的僧人最近已經給趕了出來,換上一班喇嘛居住了。這班喇嘛,據我所知,和北宮望與薩福鼎都是常有來往的。”

孟元超道:“依附清廷的喇嘛,侵占名山古刹,當真是可惡可恨。”

戴謨道:“快活張的住處在什麽地方?”

李麻子道:“在櫻桃溝。”

戴謨道:“啊,那不正是在臥佛寺後面的山麓,距離不過三裏路程嗎?”

李麻子道:“是呀,所以我頗是有點懷疑,他們將快活張安置在櫻桃溝那家假冒獵戶的家裏,除了獵戶是北宮望的手下之外,恐怕還會利用臥佛寺的喇嘛來監視他們。”

當下李麻子在前頭帶路,繞過臥佛寺西行,穿過一條兩山峽峙之下,外廣裏窄,名叫“退谷”的山溝。相傳明代學者孫承澤曾在這裏隱居,孫承澤號“退翁”,是以得名。有一條清澈的溪水從山溝裏穿過,從臥佛寺可隨腳底溪水走到這裏,無數奇形怪狀的石塊蹲伏溪水兩旁,也是西山一處著名的風景。這裏過去可能盛產櫻桃,現在櫻桃樹是很少了,只有溝南頭還有十數株櫻桃樹,可是這個美麗的名字卻一直流傳下來,“退谷”南端的那條山溝就叫做“櫻桃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