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西山惡鬥(第2/8頁)

北宮望繼續說道:“百招之內,我若是勝了孟大俠,繆先生我再領教你的太清氣功!”

孟元超大怒道:“這話等到你勝了我再說不遲!”

北宮望淡淡說道:“很好,那咱們就騎著驢兒讀唱本吧!”用孟元超剛才說過的話,針鋒相對。孟元超瞿然一省,心道:“臨敵勿躁,我可不能給他激怒。”當下沉住了氣,寶刀出鞘,說道:“好,那咱們就走著瞧吧!”

北宮望道:“法師,請你留心記數。”緩緩拔劍出鞘,只見劍柄鑲金嵌玉,劍尖吐出碧瑩瑩的光芒。孟元超是個識貨的大行家,一看就知是一柄價值連城的寶劍。原來北宮望這把寶劍乃是皇上所賜,劍名“青龍”,是大內所藏的古代七把寶劍之一。孟元超使的雖然也是寶刀,但比起他這把青龍寶劍,卻又不免頗有遜色了。北宮望做了禦林軍統領之後,輕易不肯和人動手,用這把皇上所賜的寶劍與敵人較量,更是第一次,可見他對孟元超也是極為重視的了。玄風道人暗暗歡喜,心裏想道:“孟元超本領再高,也高不過統領大人。青龍寶劍出鞘,孟元超的首級定然不保!”

劍吐青芒,刀光映雪,兩人刀劍相對,如箭在弦,眼看就要一觸即發。不料大出眾人意料之外,他們雖是“箭”在弦上,卻並沒有“即發”。

眾人屏息而觀,但見孟元超手按刀柄,虎目圓睜,對周圍的一切,宛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目光只是注視著北宮望的劍尖。北宮望腳步不丁不八,劍尖虛指孟元超的中路,一副好整以暇的神氣。

眾人之中,繆長風的武學最為廣博,見北宮望擺了這個式子,不禁暗暗吃驚。心裏想道:“北宮望的劍、掌、內功,據說都是出色當行,故此號稱‘三絕’。以前我還以為是一班趨炎附勢的人特地捧他的,如今看來,‘三絕’雖嫌誇大,卻也確是不凡。內功如何,掌法怎樣,尚未得知。但只以這劍法而論,卻是淵停嶽峙,含蓄深沉,是我平生僅見!”

俗語有雲: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其實真正的武學高明之士,不必待他出手,只須看他的眼神、步法和所擺的式子,就已經知道他是有沒有了。

原來北宮望這個“虛式”,暗藏有七八種復雜的變化。不論對手從那個方向攻他,用的是什麽狠辣的攻法,也都可以隨機應變,還擊敵人。孟元超一看他擺出這個式子,就知他是抱著“後發制人”的打算。孟元超虎目圓睜,注視著他的劍尖,也正是要尋瑕覓隙,作攻擊前的準備的。凝神注視了差不多有半支香的時刻,苦苦推敲,仍然覺得對方竟是無瑕可擊。

玄風道人等得心中煩躁,冷笑說道:“快刀、快刀,講究的是個快字,快刀不敢出招,幹脆不如把刀扔了,回去做縮頭烏龜吧!”

話猶未了,忽見刀光疾閃,劍氣縱橫,快得難以形容。玄風道人是擅使快劍的,竟也看不清楚。只是隱約看得出刀劍似乎並未相交,但那刀劍顫動之聲,已是震得耳鼓嗡嗡作響。

孟元超的刀法真是快得難以形容,寶相法師在旁留心觀看,初時還能跟上在心中默念:“一、二、三、四——”霎時間已是但見刀光耀眼,劍花錯落,根本就不知道孟元超業已使了多少招了。

不過北宮望的劍招卻是看得十分清楚,只見他劍尖上好像挽著重物一般,橫劍當胸,徐徐一劃,使的是一招平平淡淡的“橫雲斷峰”。

這一招雖然是使得平平無奇,而且是慢吞吞的似乎頗為吃力。但那劍尖顫動的嗡嗡之聲,卻是久久不絕,震得眾人的耳朵都有點不舒服。而且在他徐徐劃過之際,抖起了朵朵劍花,透過刀光,耀眼生纈。

在他使這一招的時候,孟元超的快刀暴風驟雨般的在他前後左右劈了不知多少刀,可也沒有一招斫著他。他這一招使完,這才緩緩的退了一步。

孟元超一咬牙根,又撲上去。北宮望仍是緩緩出招,從“橫雲斷峰”變為“龍潛九淵”,長劍只是在胸前左右擺動,“橫雲斷峰”在守勢中還帶有三分攻勢,“龍潛九淵”則是完全防守的了。北宮望在這一招使完之後,又退一步。如是者一進一退,孟元超連撲七次,北宮望連退了七步。

玄風道人和西門灼見北宮望給孟元超迫得連連後退,都是不禁暗暗擔憂。玄風道人尤其著急,心裏想道:“原來孟元超昨晚鬥我,快刀還是未曾盡展所長的。北宮統領只限百招,只怕是太‘托大’了。萬一統領也輸了給他,這可如何是好?”

殊不知玄風道人固然是在為北宮望擔憂,孟元超這邊,繆長風與李光夏也是正在為他擔憂呢。李光夏心裏想道:“師父教我劍法之時,曾說過最上乘的劍法乃是重、拙、大三字。舉重若輕、以拙勝巧、博大能容!一招看似簡單不過的劍招,而能包羅融化各派劍法的精華。現在看來,這北宮望的劍法,在‘大’這一方面,不及我的師父、師兄,但‘重’‘拙’二字,卻似乎已差不多可以和師父比肩了。孟大俠只怕不是他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