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奸徒巧辯迷師伯稚子無知罵長兄(第4/8頁)

但現在,孟華對弟弟的期望卻是變成痛心了。

“不,我決不能讓段劍青教壞我的弟弟,我要對他說明真相!”在心情極度的激動之中,孟華已是無暇去仔細考慮,在目前的形勢底下,這樣做是不是適當的了。

他一咬牙根,忽地伸手就向楊炎抓去。叫道:“炎弟,你知不知道,我是你的哥哥!”

他當然知道,楊炎決不會相信他的。但在他的想法,當務之急,是先要把弟弟從段劍青手裏奪回來,然後才和他說明真相。因為他還有一層顧忌,害怕段劍青在圖窮匕見之時,會把他的弟弟挾為人質。

此時楊炎正在段劍青的身旁,段劍青則是和白英奇並肩而立的。

孟華一只手拉他的弟弟,一只手推開段劍青。

只聽得“蔔通”一聲,段劍青跌了個四腳朝天。但孟華卻也沒有抓著他的弟弟。

站在旁邊的白英奇出劍快極,白光一閃,就截他的手腕。孟華非先應付他這一招不可,緊接著“當”的一聲,白英奇手中長劍給孟華以彈指神通的功夫彈飛上半空。他在危急之際出招,這一彈就已是毫不留情了。

在孟華來說,他是要奪回自己的弟弟,但在旁人看來,他卻是突施偷襲。這一“偷襲”,不但大出天山派弟子意料之外,連鐘展也始料之所不及。

這刹那間,天山派眾弟子都是不禁失聲驚呼:“不好,他要殺楊師弟滅口!”“好狠的小賊,連一個小孩子他也不肯放過!”

鐘展勃然大怒,呼的一掌就向孟華背心劈下!

學過武功的人,在性命危急之際,自衛乃是出於本能。孟華一覺背後勁風颯然,無暇思量,趕忙“移形換位”,一招“烘雲托月”,把鐘展的掌力卸開。原來鐘展雖然暴怒,但也還有幾分愛惜他的心情,只是想對他加以懲戒,最多打傷了他,還不取他性命的。

孟華化解了他的掌力,令得鐘展又是吃驚,又是感到為難:“想不到這小賊的內功竟有如此造詣,他最多不過二十歲年紀吧,真是武林難得的人材,可惜偏不學好,我要不要取他的性命呢?”要知鐘展雖然只是用上五六分內力,當今之世,能夠化解他這掌力的,恐怕也是數不上十幾個人的。

白英奇似乎看出師伯的心意,叫道:“這小子剛才冒認孟大俠是他的父親,如今又說炎兒是他的弟弟,師伯,你想一想,還用得著咱們盤問他麽?”

楊炎受了驚嚇,又哭又叫:“他是奸細,他怎能是我的哥哥,師伯,你打死他,你打死他!”

段劍青更是得意,跟著叫道:“不錯,他是奸細,如今他已是不打自招了!我也無須和他對質了吧?”

楊炎的身世,天山派的一眾弟子不知道,鐘展和白英奇是知道的。孟華認為楊炎是他弟弟,亦即是等於承認楊牧是他的父親了。

當然楊牧的兒子並不等於就是“奸細”,但段劍青找著這個借口,在這樣混亂的情形底下,卻是令得鐘展不能不相信孟華是“奸細”了。

要知在鐘展的心目之中,即使都是楊牧的兒子,孟華和楊炎也是大不相同的。楊炎是繆長風攜來天山的,那時他也不過是個周歲的孩子。唐經天是看在繆長風的面子,同時又知道他的母親雲紫蘿是為抗清而犧牲才收留他的。一個周歲起即由天山派掌門與繆長風共同撫養成人的孩子,他的父親有多大的罪惡亦是與他無關。但說到孟華,一來是有段劍青的謠言先入為主,二來鐘展以為他是跟著楊牧長大的,段劍青指他是“奸細”,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在他們一片叫囂聲中,根本就不由得孟華分辯!

鐘展說道:“劍青,你把炎兒帶回去。有些事情,你待繆大俠回來和他說吧!”這話的意思乃是吩咐段劍青不要自作主張,把楊炎的身世先說出來。段劍青應了一句“弟子理會得”,就帶了楊炎走了!

鐘展單掌劃了一道圓弧,蓄勢待發,喝道:“好小子,你還不拔劍,膽敢藐視我麽?”

孟華剛說得一句:“鐘大俠,請容晚輩稟告……”鐘展的掌力已是震得他腦中氣血翻湧。他無法分神說話,只好先解性命之危,一個鷂子翻身,寶劍出鞘,以攻為守,化解鐘展淩厲的掌勢。

這一招他使出的是“疊翠浮青”,劍氣縱橫,虛虛實實,變幻莫測。饒是鐘展的武學造詣之深,也不禁暗暗贊賞:“這一招疊翠浮青,本是從嵩山派的劍法變化出來的。四十年前,金世遺大俠博采眾家之長,這一招疊翠浮青,也曾經加以變化,融合在金家劍法之內。我初入師門之時,曾有幸得見金大俠親自使這一招,想不到四十年後,又從一個晚輩手中重睹。這少年人使的這招,雄勁之處當然不及當年的金大俠,但變化的奇幻,卻又似乎更勝一籌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這句老話,當然一點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