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負罪師門難自辯臨岐良友惜分飛(第2/5頁)

“他約的這個人是西安西鳳鏢局的總鏢頭鳳一飛,鳳一飛是牟一行生前最要好的朋友,一向關心牟家這件案子,是以洞真子不能不把師弟最新的發現告訴他。這次是三個人一起去尋找的,由洞玄子帶路。

“那兩個人住在荒山裏,山上除了他們無人居住,只在山下有家獵戶。他們找到了洞真子所說的那兩個仆人住處,是一間茅屋,那兩個仆人卻不見了。

“後來他們到山下那家獵戶打聽,據說他們也不知道山頂住有人,那座山很高,他平常打獵,只敢上到半山的。不過去年冬天,他上山打獵之時,卻曾發現有一堆野獸吃剩的骨頭,憑他們的經驗,那堆骨頭,似乎乃是人骨。洞玄子據此推斷,那兩個仆人可能是在出來尋找食物之時,在半山遇到老虎之類的猛獸,給猛獸吃了。”

孟華頹然說道:“這可真是死無對證了。不過是否真的有那兩個生還的仆人,我也還在懷疑。說不定都是洞真子捏造出來的!”

唐經天嘆道:“最糟糕的還是你的師父,後來又殺了洞玄子,傷了洞冥子。傷了洞冥子還不打緊,殺了洞玄子可更是死無對證了!雖然洞玄子在生對你的師父不利,但他死了,對你的師父更加不利。在生的話,還可以要求和他對質,他一死,別人可就只能相信他的話了。何況你的師父雖說已被逐出門墻,但洞玄子、洞冥子到底曾經是他的師叔。在一般人看來,令師殺了師叔總是犯了大逆不道之罪!”

孟華說道:“不,洞玄子不是他殺的,洞冥子也不是他傷的!”

唐經天怔了一怔,說道:“洞真子給我那封信是這樣說的,難道這兩件事情他也說謊麽?”

孟華說道:“唐掌門,這兩件事情,我知道得最清楚。洞玄子是我的二師父段仇世殺的;洞冥子則是在一年之後被我傷的,我的三師父根本就沒有和他們動過手。”

當下把兩次事情發生的經過原原本本說給唐經天知道:“第一次洞玄子和陽繼孟、歐陽業二人一起,來到石林,要把我的三師父捉回崆峒,恰好我的二師父那天也在石林,結果我的三師父傷了陽繼孟和歐陽業,我的二師父則與洞玄子鬥得兩敗俱傷,但二師父在重傷倒地之前,擲出的短劍卻插進了洞玄子的心窩!”

唐經天嘆道:“原來內裏還有這許多因由!歐陽業乃是禦林軍的副統領,陽繼孟更是惡名昭彰的大魔頭,洞玄子和崆峒門人向你師父尋仇那還罷了,他邀這兩個魔頭幫手,卻是不該。不過據我所知,崆峒掌門洞真子雖然有點耳朵軟的毛病,為人還可以算得是正派的。只不知他是否知道他的師弟結交匪類了?”

孟華繼續說道:“那次事情過後,我的兩位師父都已離開石林,事隔一年,洞冥子又來了。是陽繼孟一個徒弟給他帶路的。唐掌門,你猜他們來石林的目的是為了什麽?”

唐經天詫道:“不是為了找你的師父報仇麽?據洞真子那封信所說,洞冥子是因為洞玄子去了一年還未回山,是以洞冥子一來為了打聽師兄的消息,二來是要去證實一下,看看你的三師父是否躲在石林的。他給你的三師父傷了之後,方知師兄早已在石林喪命的。故此洞真子以為洞玄子當然是你的三師父所殺無疑。”

孟華說道:“我不知洞真子是否知道他師弟的真正目的,但我猜他是知道了卻唯恐你知,所以在信上不敢有半字透露。”

唐經天道:“哦,那是為何?”

孟華說道:“什麽打聽師兄的消息和找我師父都不過是個借口。他是和陽繼孟徒弟一起來的,自應早已知道他的師兄已經死了。我的三師父是死是活,那時他還未知道,不過我的師父早已不在石林,他也是知道的了。他和盤石生跑來石林的真正目的是找尋張祖師的武功秘笈。”

唐經天道:“他們又怎麽知道此事?”

孟華說道:“陽繼孟師徒本來是在我師父之前住在石林的,陽繼孟之所以選擇石林作他巢穴,就是因為他知道有這個秘密。不過他們在石林住了多年,始終沒有找到。倒是給我在無意中發現。”

唐經天笑道:“幸虧是給你發現,要是落在他們手上,可是為患不小。”

孟華繼續說道:“那時我剛剛學會無名劍法,想不到就把這位在名義上也可以算得是我太師叔的洞冥子傷了。”

唐經天說道:“現在我明白了,洞冥子是崆峒第一劍術高手,為了顧全顏面,他當然不能說是傷在你的劍下。他為了加重你三師父的罪名,是以把‘害死’洞玄子這筆賬也算在你三師父頭上。”

孟華說道:“只憑這兩件事情,便可知道他們加給家師的罪名實是並不可靠了。”

唐經天沉思一會,搖了搖頭,緩緩說道:“由你去揭穿洞冥子在這兩件事情上所說的謊話,可以洗脫令師傷害本門尊長之罪,固然也很重要,但就整個案子而言,這兩件事不過是旁生的枝節而已。如今最緊要的事情是必須知道牟家這件案子的真相!否則他們若是把這份档案公開,人們恐怕十個有九個都會認為你的師父嫌疑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