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專使馳書少林寺正邪大會千嶂坪(第5/7頁)

孟神通雖然不能依照痛禪上人的意思,但他已矢誓敗即認輸,亦即是這場比武,只是他和唐曉瀾兩人之間的事情,即算中途演成混戰,他也只是對付唐曉瀾一人,而不會亂打胡來,傷及其他人的了。痛禪上人預料唐曉瀾大半可操勝算,只要孟神通不亂打胡來,也就可以放心了,當下說道:“既然尊意如此,老衲不再多言。如何比武,就請兩位自行定奪吧。”言罷徐徐退下。

唐曉瀾道:“孟先生,你是客人,請你劃出道,我奉陪便是。”

孟神通早有成竹在胸,故意作態想了一會,然後說道:“我想武學之道,精深奧妙,方面甚廣,並不僅限於‘武學’一樣,而且以我二人的修為,豈能一上場便即擡拳動腿,掄刀舞劍,效那魯莽匹夫所為?”

唐曉瀾道:“孟先生說得是,那麽以你的意思可是要文比麽?”心內暗暗納罕:孟神通剛才還說要與他生死相搏,各安天命,怎麽一下子又改了口風了?

孟神通淡淡說道:“不僅是文比,也不僅是武比,今日難得有此機緣,要比嘛,就得咱們的平生所學,盡都較量一番,判個孰優孰劣!”

唐曉瀾道:“武學之道,有如大海,茫無涯際,若要全面較量,不知當如何比法,還請孟先生指示。”

孟神通道:“武學之道雖然包羅甚廣,但依我愚見,不出這三個方面,一是對武學的識見,二是習武者的勇氣和膽量,第三才是本身的武技。我想就這三方面各出一個題目來比試,不知唐大掌門以為合否?”

唐曉瀾心中想道:“識見和本身的武技都是同等重要的,這個他說得不錯。但對於勇氣和膽量,他卻說得有點含混不清,武學的最高境界不是匹夫之勇,也不是絕不畏死的那種膽量,而是沛然莫之能禦的一股浩然正氣。但這卻不足為孟神通道了。”

不過,唐曉瀾雖然不盡同意孟神通的見解,但以有言在先,而且他所說的大部分也還合理,因此便只好點點頭道,“那麽就請孟先生出題吧。”

孟神通道:“唐大掌門學究天人,本來孟某不該僭越出題,但既承推讓,恭敬不如從命,我也只好不怕見笑了。”頓了一頓,接道:“三項比試,誰勝了兩項,便算得勝。我知道唐大掌門胸襟曠達,勝負未必放在心上,但也得言明在先,免得旁人議論。”唐曉瀾拈須微笑道:“孟先生說得是,誰勝誰負,不必介懷,要是我先輸了兩場,那第三項當然不必比試了。”

唐曉瀾同意了他這三項比試,各正派的掌門人盡皆震動,心內暗暗嘀咕,要知若是只比試武功本領,大家都認為唐曉瀾贏面較大,但若要比試什麽“識見”和膽量,卻不知孟神通要出些什麽刁鉆的題目,勝負就難以預測了。

孟神通道:“好,那麽我現在就出第一個題,請唐掌門派一個最得意的弟子出來,與小徒一較武功!”

唐曉瀾詫道:“不是說第一項是比對武學的識見麽?”孟神通道:“不錯,但正如唐掌門所說,武學浩瀚無邊,若是你我二人,就武學精義,互相詰難,三天三夜也未必談得完,旁人也未必歡喜咱們的高談闊論。不如讓你我的弟子,各以本門武功較量一樣,然後咱們就他們所演出的武功,指出其優劣的地方,你說一項,我就跟著說一項,這樣也就等如你來評論我這門的武功,我來評論你那門的武功了。看誰說得中肯,指出的優點缺點更多,便算得勝。這不是比空談奧義更有實際的根據麽?”

唐曉瀾點點頭道:“這辦法是效古人論劍之舉,卻又不盡相同,倒也別開生面。”孟神通道:“唐掌門既然同意,就請派一位高足出來吧。這位是小徒姬曉風,唐掌門和痛禪方丈都是見過的了。”

唐曉瀾見孟神通派出的人是姬曉風,眉頭一皺,心中想道:“此人輕功超妙,只怕鐘展應付不了。”要知道這一場實在是“雙重的比武”,雖然勝負取決於唐曉瀾與孟神通對對方武學的識見,但要是代表本門的弟子輸給人家,那到底是不光彩的事。

唐曉瀾的大弟子是鐘展,雖說劍法已得真傳,火候究嫌未夠,唐曉瀾正在躊躇,唐經天走過來道:“爹爹,就讓我向孟先生的高足領教領教吧。”

孟神通哈哈笑道:“得少掌門親自出場,那真是太過擡舉小徒了。你就小心向少掌門請益吧!”唐經天是天山派少掌門身份,且又成名已久,威望比之許多正大門派的掌門人還高,與姬曉風比武,實是勝之不武,不勝為笑。剛才唐曉瀾未曾想到要他出場,就是為此,但現在事已如斯,也只好讓他出馬了。

姬曉風笑嘻嘻地道:“請唐少掌門亮劍!”唐經天面色一沉,道:“你用掌我也用掌!”孟神通笑道:“唐少掌門,你有所誤會了,這一場是我與令尊比試對武學的識見,用這個辦法比試,正是要見識對方的武學精華,然後才能據以評論。貴派以劍法馳譽武林數百年,少掌門若然舍劍不用,等下我從何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