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箕煎豆泣情何忍鳳泊鸞飄各自傷(第2/12頁)

林逸士道:“那麽依沈頭領的意思應該怎樣?”

沈匡說道:“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意思,是我們的周寨主和大夥兄弟的意思。上上之策是使得官軍不打我們,相反,要官軍和我們聯合抵禦瓦剌。假如我們又打皇帝又打瓦剌的話,那只有使得自己的力量消耗,反而大大有利於瓦剌的入侵了!”

林逸士搖了搖頭,說道:“這想法很好,不過正如你們剛才所說,皇帝老兒就是幕後主和的頭子,他肯和我們聯手抗敵嗎?是不是有點妙想天開?”

周復說道:“皇帝老兒當然是不願意的,所以我們就要利用這個機會,逼使他非和我們聯手不可!”

林逸士道:“皇帝是要任何人都聽他的話,你有什麽辦法可以令他聽你的話?”

沈匡說道:“我想皇帝雖是幕後主和的頭子,但這秘密,他一定還是不想給人知道的。”

陸昆侖瞿然一省,“不錯,所謂內疚神明,外慚清議,做皇帝的雖然可以任意胡為,但做了這等向外邦屈辱求和之事,他還是不能不顧忌老百姓的非議的,否則他也無須叫龍文光替他秘密進行了。”

林逸士冷笑道:“其實這也是欲蓋彌彰而已,瓦剌密使來京也已半月有多,滿朝文武還有誰不知道?”

陸昆侖道:“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文武百官知道,也只能在暗地裏耳語私議,誰敢公開說出來?皇帝高高在上,只要這些私議沒傳入他的耳朵,他就還可以自欺欺人,當作別人不知道的。”

林逸士道:“那又怎樣?”

楚青雲道:“皇帝不想別人知道,咱們的辦法,就是要他知道已經有人知道!”

林逸士道:“用何辦法?”

楚青雲道:“我有一位世伯,正是官居禦史之職,他為人剛正,平生憂國憂民,素來是以忠臣自詡的。我去找他,把這份密約給他看,請他上疏彈劾龍文光,如此一來,皇帝為了避免自己牽連在內,就只好犧牲這個奸臣了,你們看,這辦法行麽?”

原來楚青雲乃是官宦人家後代,他的祖父、父親都是曾經做過京官的。

沈匡想了一想,說道:“這方法雖然是好,但有一個甚大的破綻!”

楚青雲道:“什麽破綻?”

沈匡道:“要是龍文光問他,這份密約,你是怎樣得來的?他該怎樣回答?恐怕彈劾不成,你這位敢言的世伯,就先要背上‘通匪’的罪名!一個想做‘忠臣’的人,又豈敢背上這個罪名?何況龍文光還可以不承認事實,反而指責他是勾結叛逆,造謠生事呢!”

楚青雲頹然說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還有什麽辦法好想?”

沈匡說道:“楚兄不必灰心,你的主意是好的,只須換一個人!”

楚青雲道:“換什麽人?”

沈匡道:“不用禦史代奏,換咱們的自己人去見皇帝!”

林逸士吃驚道:“讓咱們自己人去,這辦法行得通嗎?”

沈匡道:“只要能見著皇帝,皇帝就非聽咱們的話不可!”

“為什麽?”

“咱們的辦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我還是不大懂得你的意思,可否請你說得明白一些?”

“皇帝統治臣僚,不是最擅於用威脅利誘的方法嗎?”

“哦,你是要用威脅利誘雙管齊下的手段對付皇帝?”

沈匡好像知道他的心事,緩緩說道:“我可不是異想天開,做皇帝的最緊要的是什麽,是想坐穩江山,保持帝位。他要對瓦剌屈辱求和,無非也是為了這個目的,你說對嗎?”

林逸士不覺點了點頭,說道:“不錯!”

沈匡繼續說道:“咱們告訴他,要是他不肯和我們聯手抗敵,我們就把這份密約公諸天下,讓老百姓知道,皇帝是要投降的,不能指望朝廷來保護他們。另一方面,我們號召義師,替老百姓出頭抗敵!”

陸昆侖笑道:“這的確可以嚇得皇帝老兒吃一大驚,他本來就已害怕你們的金刀寨主,要是咱們當真這樣幹的話,金刀寨主更得民心,義師一起,他的龍位還能夠坐得穩嗎?”

沈匡說道:“要是他答應和我們聯手抗敵,我們就答應擁戴他做皇帝,替他保這江山。至於他向瓦剌求和的秘密,我們當然也不會外泄。這樣,他權衡利害,理應知道何去何從?”

林逸士道:“不過這樣他是被迫和我們聯手,恐怕還有反復。”

沈匡說道:“只要官軍不敢和瓦剌合作來對付我們。已經是對抗敵有利的了。何況外禍當前,軍官也是老百姓出身,十九要抵禦韃子的。縱有反復,亦無需過慮!”

終於大家同意這個辦法,跟著就是商量人選的問題。

林逸士道:“這個人必須有膽有識,這是無須說的了。他還必須輕功超卓,本領高強,否則如何能偷進禁宮?只怕未曾見著皇帝,早已給大內衛士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