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第3/3頁)

  楊王一笑:“說得好!但你若不用兵,別人會對你用兵;你不先用兵,等別人準備萬全先發制人你便無力抗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到時候受苦的,還是億萬生民。居安若不思危,國君之罪也!務求國力強盛,人不敢對之用兵,才是長治久安之道啊。”

  晏薇不知道怎麽接口,也許,這是對的。但是……為什麽國與國之間不能相安無事,非要打個你死我活呢?

  楊王卻並不知晏薇心中所想,沿著自己的思路又道:“‘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用兵務求一擊必中,才能少有殺傷,於敵於己,皆有好處,此所謂‘仁兵’也。”

  晏薇細思楊王所說,果然也有道理,先發制人,一擊必中,這樣便可使兩國百姓少受征戰之苦。

  楊王又問道:“你曾經去過姜國,有何感受?”

  “只覺得很新鮮,處處與楊國不同。國與國就像人與人一樣,每個都各具特色,和楊國比,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晏薇語氣輕松地回道。

  楊王又是一笑:“哦?那你說說,姜國哪裏比楊國好,楊國哪裏比姜國好?”

  看楊王神色霽和,晏薇也逐漸放松了下來,微微一笑說道:“姜國的絲綢品種繁多,刺繡巧奪天工,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可是他們國家缺鹽,食物寡淡無味,烹調手法也只有蒸、煮、炙、烤簡單幾樣,不像我國,飲食品種繁多,豐富多彩。所以說,姜國勝在衣,我國勝在食。”

  楊王又問:“若讓你選擇,你願意生活在姜國,還是楊國?”

  晏薇擡起頭,直視楊王,說道:“我是楊國人,當然願意生活在楊國。”

  楊王點點頭,又道:“聽說你見過姜國的太子陽?”

  晏薇一驚,隨即想到那日四人曾與龍陽交戰,想必父親復命的時候曾經提及,於是說道:“是,曾經與他正面對敵。”

  楊王還想再問,突然公子瑝進入殿內,楊王便止住了,問公子瑝道:“怎樣?有何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