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遷都之爭(下)(第2/3頁)

呂風不屑的撇了一下鼻子,冷聲到:“蒼天?蒼天早就瞎眼了。這是師傅他老人家自己的運氣好,可不是那賊老天的好處。”

一夜無話,第二日一大清早的,先是朱棣宣布了對呂風提拔重用,要求他精忠報國。而呂風也是一副兢兢業業的模樣,連聲說惶恐惶恐。總之兩個人很是上演了一套明君良臣的把戲。隨後麽,因為被封了個國公――用修道口訣換的,呂風在武將班位中的位置立刻就大大的上前了一步,也就是在張玉跦能之下,反而壓過了李景隆一頭了。

朱棣滿意的看了看武將的班列,心裏尋思著:“難怪朕最近早朝時總是覺得不對勁,感情就是你李景隆站的位置太靠前了。唔,對,就是要提拔幾個象呂風這樣又能給朕辦事,又能給朕實際好處的人上來,把你李景隆給壓過去一頭去……哼,父皇當年害怕你老子能打仗,把他給毒死了,莫非我朱棣就放心你李景隆麽?你也算是我朱家的親戚了!保不準你心裏在想些什麽呢!”

這般尋思了一通,六部官員紛紛上前,把需要朱棣批示的事情講述了一遍。也沒有什麽大事,朱棣北伐的時候,朱僖在應天府把朝廷政務打理得是井井有條,哪裏會留下太多的尾巴讓朱棣有機會教訓他?看著六部官員上前來,也就是說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站在朱棣身邊的朱僖不由得臉上滿是欣喜的笑容,很是為自己的能為而感到高興。

朱棣滿意的看著六部官員,從他們匯報的事情中,精於政務的他知道朱僖在這期間做得不錯。當下朱棣溫和的說到:“朕北伐期間,諸位卿家辛苦了。唔,僖兒你也做得不錯,以後可要更加用心的辦事。”朱僖連忙笑著謝過了朱棣的稱贊。

看到滿朝文武一個個面色歡欣的模樣,朱棣點點頭,沉聲說到:“諸位卿家,今次朕還有要事要宣布。此番北伐,諸位也都看到了,元蒙韃子要是不和我大明軍隊正面決戰,在草原上我們是無法奈何他們的……我大軍進入草原,他們立刻四處流竄,根本無法對他們造成實質上的打擊。而只要我大軍一退,他們立刻就可以卷土重來,甚至直接威逼居庸關一線。”

頓了頓,朱棣有點惱火的說到:“尤其元蒙韃子勾結東北女真等族,侵占了我大明無數的疆土,朕無法容忍這般情形繼續下去。所以朕覺得,必須想辦法在北方建起雄城,方便對元蒙殘黨以及女真蠻子的征戰。北方不穩,中原不穩。只有穩固了北方的統治,我們在中原的江山才能固若金湯啊。”

大臣們沒有聽出朱棣的意思,紛紛說到:“陛下聖明,的確如此。”

朱棣看得滿朝文武個個都滿口稱好,不由得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連連點頭到:“如此甚好,既然諸位卿家都覺得應當如此,那朕就決定,遷都……從應天府遷往昔日的燕京城,如今的北平。”

朝堂上立刻就安靜了下來,滿腹鬼胎的呂風眼睛滴溜溜的亂轉,揣摩著那些文武大臣的心思。僧道衍第一個站了出來,滿臉笑容的稱贊到:“陛下聖明,陛下英明……遷都北平,則可集中全國軍力、財力、物力、人力,一鼓作氣蕩平元蒙,震懾女真。北方穩固後,當可建立我大明萬世不易的鐵桶江山。”

僧道衍朝著呂風打了個眼色,示意呂風也要說點什麽了。呂風琢磨了一陣,高深莫測的笑了笑,站出來沉聲說到:“道衍大人此言極是。如以北平為都,當可在北方集中百萬兵馬,從軍力上穩穩的壓過了那些蠻夷之族的聯軍。不論是那些蠻子們是從居庸關還是從山海關進襲,本朝大軍都可迎頭重擊,由不得他們放肆。”

從作戰的角度上,呂風繼續數落到:“僅從作戰上來說,以北平為都,則可在北平積蓄大量的軍隊、糧草和軍械物事。只要我們想打,就隨時可以北出居庸關,襲擊元蒙韃子,徹底的改變元蒙韃子主動騷擾中原的局面。本朝無敵鐵騎驟然奔襲之下,哪怕他赤蒙兒等人狡詐如狐,也萬萬沒有此次都能全身逃脫的道理。”

“一次,他可以逃;兩次,算他運氣好;三次,就算他們元蒙的老祖宗保佑吧。但是每一次,他們總要留下一些屍首罷?他們元蒙韃子的總人口才多少?禁不起我們如此三番五次的騷擾的。”呂風已經盤算過了,在遷都的問題上自然是要跟著皇帝走。皇帝說什麽,自己就說什麽。只要不得罪朱棣,那些文官再怎麽恨自己又能怎麽樣?他們能派人用筆墨砸死自己不成?

朱棣鼓掌稱善:“然也,道衍所言極是,呂卿家所言也深和朕意啊……遷都北平,的確可以一改我朝對元蒙、女真作戰的被動局面。只要北方穩固了,這中原的江山可也就穩固了啊。”他滿臉都是笑容,就盼著沒有人出言反對,這遷都的事情就算是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