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何滬(第2/2頁)

哪怕你是俯視諸天的神仙,落在人世,就要遵循俗世律法。

膽敢輕視塵世律法,便是最大的死罪!

人世之間,執掌生殺大權的,只有官府!

哪怕神仙出世,也不能動用私刑!

……

靜靜想來,近些時日所見,無論是陳芝雲,還是何滬,或是姜柏鑒,甚至文先生,都有著類似的固執。

陳芝雲,凡事可稍顯寬松,但心中仍有不可逾越的底線……例如造反一事。

陳芝雲自認身為臣子,理應忠君愛國,不敢逾越大義,不敢逾越人世規矩。

在這一方面,實則他與景秀縣的何滬,倒有著類似的固執,或許他沒有何滬這般極端,並不認為任何規矩都不能逾越半分,但是陳芝雲在朝代更叠,波及整個梁國的層面上,比之於何滬,更不容退讓,更為固執,這也是他不可逾越的底線!

至於姜柏鑒,從趙徐一事來看,他也有幾分快意恩仇之心,在沒有波及無辜的情形之下,他甚至可以默許誅殺首惡,除惡為行善。

可是在何滬眼中,一切的規矩,都不允許逾越半分。

任何刑罰,任何處置,都要經過官府的判決。

無論你是誰,都無法踐踏律法。

這種人,既是可敬,亦是可恨。

“何滬與田苗,倒也有著許多類似的方面,只是……田苗眼中,但凡以情義為重,無論作了多少惡事,都應理解,都該釋之,幾乎到了扭曲的地步。”

“在這一方面,不講情分的何滬,反而更好幾分。”

清原看著文先生手中的那份折子,略有幾分感嘆。

那位景秀縣的知縣大人,終究也要躍出那一方池塘了。

這對於梁國而言,有這麽一位身居高位的清官,應是好事。

對於何滬而言,為官至此,也是施展抱負之時。

但清原大約可以預見,此人的結局,未必是好。

清原無意阻攔,也不去推波助瀾,就這般任其自然。

雖然何滬是何清的父親,但清原卻也沒有幹涉的意思。

“就這樣罷。”

……

文先生府上。

就在文先生勾了一筆後。

就在這時,有人匆匆來報。

“太子殿下來了。”

“老夫知道了。”

文先生放下折子,起身去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