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途漫漫 第三一零章 人法地(第2/2頁)

那齊天嶺中人更是麻煩得緊,便是自己也惹不起。莫說後羿箭術神鬼莫測,更有那一掌擊廢東極青華上帝的神秘人物坐鎮。這個金神蓐收雖未聽過,悟空卻說絕非他對手,想來也是上古人物之一。

觀音想了想,搖頭苦笑,自己當初心中揣測,取經也只三兩年的事,不想竟有如此多的磨難坎坷,照這般看來,能不能到得西天還是兩說呢。

悟空回了金皘山,見唐僧安然無恙,烏平與悟慧在山坳中搭了個窩棚,生了盆火,叫唐僧在裏面靜修。悟空笑道:“難不成要安家了?”

悟慧道:“師父怕冷,故此生了火。”

唐僧聽悟空回來,睜眼問道:“悟空,那妖怪不是要擒我麽,怎還不來?”

悟空反問道:“怎的師父,難道你還盼著妖怪來麽?”

唐僧嘆口氣道:“這妖怪也不作為,要麽放我們過去,要麽將我擒住,何苦在這幹熬?”

悟空聽了唐僧這麽一說,心中動念,此番西去取經阻力比《西遊記》中還大了許多,各路神仙也更加露骨的很。明明有隙可乘,能擒唐僧的也不來擒他,內中之意昭然若揭,我便是要阻爾等西去,如何?

正說著話,天上彤雲密閉,朔風凜凜,不一時便飄起雪花來。

烏平忙著添柴,悟慧坐在雪中,稍運玄功,那雪花便一片都落不到他身上,在空中化了。悟空走遠了些,任由雪花片片落下,他可有多少日子沒見落雪了。

雪片輕柔,落在身上,悟空忽發奇想,金皘山此際正是非常之地,哪個神仙跑到這裏來施弄法術,降下雪來?他放眼往南望去,南山仍是黑石嶙峋,原來只背面下雪,於是心裏明白,這雪八成便是赤松子下的。他有心去問問端詳,轉念一想,菩薩沒準一會便來,自己還是莫要亂走了。

他看著這雪花紛紛落下,一片還未曾融化,一片又覆蓋其上,看上去宛如最初的狀態,從未發生過任何改變,但一層一層,不知早換了多少新顏。

而由小及大,這世上的凡人又何嘗不是如此。神仙於九霄臨下而亡,皆是碌碌終生,哪裏有什麽區別。山中一坐千百年,再出世來,世上不知已幾多更叠了。

悟空看著雪花落下,自然便想到了這樣一幅情景:雪自天上落下,落於地上,又有日光溫暖,積雪融化,滲入土中成水流淌,水再蒸騰,積郁成雲……這是雨雪霜露的生命歷程,不盡相同,大致如此。

悟空不禁想到了一句話: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好一片土地,敢於不加甄別的承載包容,什麽風霜雨雪、王侯將相,遲早歸了塵土。

大地馱載萬物,承擔一切,種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你來我不阻,你去我不留……此安靜柔和,廣博寬厚,哪有人能及得上?

若從乾坤二字來解,至哉坤元,萬物滋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大地深厚,負載萬物,具備無窮的德行。包容、廣闊、光明、遠大、時刻運行不改其道。

人頂天立地而生,得天公賜身而立命,受地母滋養而立身,又有那一刻能離得開大地的懷抱?天庭西天縱高居其上,仍要靠地上造化來修行精進,否則仍是難以寸進。

悟空忽然明白了,後土為何在六禦中有著此等特殊的地位,便是與地母娘娘這個角色有著絕大關系。她的支持對天庭來說,應是極為重要的,天庭收了這許多造化,後土絕不會不知,更不會絲毫不加過問,看來後土身上還有許多秘密等待自己去發掘啊。

後土傳給自己的那篇口訣,自己從未修習過。內中曰:安靜之德,修身養性,心無妄念,身不妄動,意不妄思,事不妄為。得地母真靜本體,至善至柔,方得要領。

悟空念道這裏,不由得心中生出了一絲異樣的情緒來,許久日子以來不停旋轉的丹田造化出,憑空多了一絲明黃色的造化,隨著其余造化一起轉動起來。悟空心中一喜,難道自己不知不覺間悟出了此決的要領?

得地母真靜本體,這豈不就是“人法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