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7章 便有浮雲能蔽日(第2/2頁)

而世間至寶,自然亦是返樸歸真。因此便是蘇璇樞見到此珠,亦是心中一跳,也就是這定身珠打向原承天罷了,若是此珠打向自己,又該如何抵禦?

原承天亦擡頭瞧來定身珠,但此珠在大羅青光中沉降之時,自己縱有天大神通,亦是無能為力,唯有等到此珠落入仙風之中,方有辦法可想。

但仙風離地只有八百丈罷了,而以定身珠沉落的速度來看,穿行八百丈之距,何需一瞬,自己能否在這一瞬之間,斷滅此珠,實難預測。

說時遲,那時快,定身珠極快的自那青雲中沖出,便墮仙風之中。原承天在蒼穹界中,已諳破珠之道,知道只需珠光一閃,自己便會被定身無疑,那時再有天大的神通,也只是束手待斃罷了,因此就在定身珠遁出青雲的刹那間,手中玄斷雙訣已出。

為斷此定身珠,原承天心中不知習練多久,此番雙訣並用,端的是快到峰巔,但那法訣雖出,定身珠只是微微一頓罷了,珠身毫發無損,仍向原承天急急打來。

圍觀諸修不知玄妙也就罷了,原承天則是驚駭之極,怎的世尊親傳的斷珠之法,竟然亦無用處?

好在他雖驚不亂,且身在仙風之中,小我神識隨心而至,普照乾坤,此域之中但有絲毫變化,又怎能逃過這神識一探。

而小我神識於刹那間探得明白,自己的玄斷雙訣雖未能斬斷此珠,卻斬斷了此珠與施發者的心神聯絡,因而此珠雖其速不減,其身不毀,但定身之能,已是蕩然無存。

原承天就此恍然,當初於蒼穹界可斷此珠,是因蒼穹界乃自家所創界域,自己是為界中主宰,自然無事不遂,但如今身在仙風之中,那仙風只能算是自我之域罷了,與蒼穹界相比,自然是弱了許多。

因此定身珠雖被玄斷雙訣阻擋,其珠難斷。好在此珠定身威能已失,也就變成一件尋常的暗寶罷了。

想到此處,原承天面上泛起一絲微笑來,便將手伸出,向那疾沉的定身珠遙遙一招,此珠就穩穩落在手中。

見此情景,圍觀諸修無不心中劇震,只因原承天動用玄斷雙訣力阻此珠時,除了蘇璇樞以及蘇氏幾名金仙修士外,誰知原承天施法的玄奧?

那玄斷二訣只是斷去定身珠的法則罷了,自然是悄無聲息。

諸修只當此珠為仙庭之寶,定然是威力絕倫,便是崩山塌嶽也只是尋常,哪知卻被原承天伸手一綽,就將此珠取在此中。那原承天的神通,可不是大過天去?

因而此番向原承天喝采歡呼者,實比剛才又多了兩成來。且不談原承天能否接下其後兩寶,便沖著他力抗大羅青光,奪得定身珠兩樁事,那昊天第一大修的名頭,就是誰也奪不去了。

原承天見諸修道賀之意甚烈極誠,心中感動之余,更生感慨。舉目向蘇璇樞瞧去,那蘇璇樞怎肯與他目光接觸,已然轉過頭去,緊緊的瞧著天空。

昊天印連同仙庭四寶,已被原承天接了一印二寶,蘇璇樞實無退路了,若是原承天今日真的能再接兩寶,則蘇氏必將名聲掃地,威望無存,蘇氏萬年聲威,就此毀於一旦,昊天之事,就此全然一新。

好在蘇璇樞尚存著一絲生機,需知那大羅旗也罷,定身珠也好,皆是法則之寶,而非殺伐之器。

原承天既是世尊分魂,得世尊玄承無數,於天地玄機自然洞徹無疑,能接住法則之寶倒也不奇,但無極山誅神劍則是世間兇器,這兩件法寶,端看修士的真實修為,那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

且蘇璇樞亦懷疑暗中有人相助原承天,否則兩件法則之寶,又怎會被原承天輕易承接?

而綜觀場上局勢,定身珠雖被接下,但那昊天印猶在高懸,大羅旗青光不散,原承天大半神通,仍要與這兩大法寶苦苦糾纏,說不定此刻已是原承天的極限,一羽不可加。

這時只需仙庭法寶再出,形勢說不定立可逆轉。

蘇璇樞正想到此處,忽覺面前一黑,原來是空中有一山橫空,摭雲蔽日,正是那無極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