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7章 跳出靈台等閑看(第2/2頁)

原來這世間之事奇妙之極,非得天時地利人和齊聚一處,方能別開機杼。那領悟的道理,不見得就能施行,施行之後,並不見得就有效用,一頓一悟,皆少不得一個緣字。

好比那靈慧之士,雖知世間諸理,若去教誨他人,自是滔滔不絕,但用來施於己身,則情形大不相同。真正有所頓悟,非得身臨其事其境不可。

原承天緩緩開口道:“禪祖臨別贈我四句禪偈,是雲:心如靈台妙境,好似井蛙觀天,無心無台無境,方悟仙道真玄。當時便有所明悟,今日恰逢其會,便說來與諸位參詳。”

諸修齊聲道:“極願一聞。”

原承天道:“我既修仙法,亦修禪道,算得上是仙禪雙修,只是真正修行時,那禪修之道望之彌深,仰之彌高,便免不得生出畏懼之意,故而我十分力氣,卻用九分去行仙道,只以一分付於禪修罷了。”

五越禪師微笑道:“禪修之道,便是如此艱難,只因那仙修之法,件件可尋,且只需修行,便有所獲,禪法卻如鏡中花,水中月,瞧來倒也可觀,可惜望花不得,探月不能。世尊畏難之心,世人皆同。”

原承天點了點頭,道:“但如今我等來到仙庭,若比玄承,並不見得比人弱了,只恨來之也晚,境界自是不足,就好比三尺孩童持百斤重器,雖知其運用之法,可惜卻無力氣。因此若與仙庭大能爭衡,那境界非得急速提升不可,而急速提升境界之法,除了禪修之法,也絕無第二條路可走,既然形勢如此,怎能不修禪道?而以禪道瞧來,既然非此不可,也算是機緣了。”

五越禪師道:“非此不可,便是大機緣了。”

原承天道:“禪祖有言,心如靈台如境,好似井蛙觀天,初聞這兩句,好似晴天打了個霹靂。就覺得往日修行,統統無用,就像是走錯了方向,步子越快,離目標卻是越遠了。”

五越禪笑道:“不破不立,禪祖此言自然大有深意。”

原承天點頭道:“好一個不破不立。我當時雖是沮喪萬分,卻不肯輕棄,我先前所修,縱有差池,也不可能一無是處。禪祖之言,必有深意,因此細細想來,終有所悟。”

索蘇倫道:“快講,快講。”

原承天哈哈大笑道:“魔界魁神,也來入我禪門不成?”

索蘇倫笑道:“正如五越禪師所言,世間本無禪功,唯有禪法,此路不通,便尋別途,那禪法不過是別開生面,指出另一條路罷了。”

原承天撫掌笑道:“妙極。”

當下沉聲道:“心如靈台妙境者,本是言人身本是小世界,靈台妙境,人人皆備。靈台妙境固然是世尊專修之法,但道理卻同,只因世尊歷事極多,玄承無雙,故而世尊之靈台與他人大有不同罷了,除世尊之外,或可修小靈台。”

索蘇倫聽到這裏,也忍不住叫道:“妙極。”聽到妙處,身子竟有些發抖了。

原承天道:“但正所謂身在局中不自知,若只知向那靈台中去尋,那靈台之中迷霧摭天,等閑難窺真容,因而若只知心如靈台,那就是井蛙觀天了。”

索蘇倫道:“這麽說來,非得跳出靈台不可了。”

原承天口誦一偈道:“欲觀靈台拔迷霧,跳出靈台回頭看。無心無台亦無鏡,妙道只在虛無間。我瞧此山如天高,山高林密不得攀,我視此山掌中物,方識此山真面目。”

索蘇倫應聲答道:“魔修禪修總一般,求道殺生一線間,欲登彼岸怕濕衣,拔雲見日卻畏難。既見靈台不可得,跳出靈台等閑看,我立高山人如蟻,突境沖玄指掌間。”

說到這裏,金塔之中魔息沖天,原來索蘇倫已悟妙道,就此沖玄逾境。塔中諸修,皆是不勝之喜。

便在此時,原承天體內靈台亦是一動,他此刻心境與往日大不相同,先前視那靈台妙境,好似高山密林,無路可走,如今視這靈台如掌上之物,小小迷霧,又有何難?

那塔中雖是魔息重重,但原承天只向靈台中尋,身遭便是刀山火海,亦與他無關。當下亦有一股靈氣沖出,雖與那魔息涇渭分明,但彼此之間,卻是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