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山河踏遍天暮老(四)蠶谷行(第2/3頁)

他呼出一口氣,在隆冬歲月,大雪落在他的鎧甲與殘袍上,那些黑色的血被白色的雪所掩蓋,他站在雪地裏,如同一尊亙古的雕塑一樣。

“還有最後一戰!不能輸!”

將軍的聲音並不大,但卻在心中鏗鏘而響。

他提著槍,指著遠方,那一處雲煙縈繞,當中最深邃之地,便是蜀道仙人關。

“雄關坐落山河之間,卡住天險,喚作仙人關。即,若不是成仙之人,凡人之軀無論如何也無法攻破此關。”

將軍望著那處,寒聲開口:“可是……只要破了這座關,姜齊後方便是一片空虛,直能殺到他王城之前,因為沒有人能越過群山。”

“天險未必是天塹!他們對自己太自信了,有了火炮的加持,確實是無往而不利,但卻忘記了,人的血性,才是最強大的武器。”

“殘兵是殘兵,但卻不是敗將。”

“這最後一仗還沒有打,趙宋不滅,而等到這一仗打完了,不會有敗將,只會有死將。”

他把目光移回來,注視著李辟塵,而李辟塵則是輕嘆:“趙宋……真的是……很久都沒有聽到過的名字了。”

“你之前還說,沒有人能突破那關隘,現在轉過頭來,就說自己要破關嗎?”

李辟塵望著將軍,後者道:“天險兇惡,但卻並不是無法破之,此戰已抱必死之志,五千騎不過先鋒,後續還有三萬軍隊,一日之內,就算是全部死絕,也要把仙人關打下來!”

“打完了這一仗,天下便定了!姜齊會畏懼我們扼住了要道,從而提前結束戰事,它自以為即使是攻城也有足夠的時間回援,但我們這一次是抱著死志來的!”

“破關,與大軍會師於王都,乃至擒王。”

聲音朗朗,如雷鳴,亦如虎嘯。

李辟塵聽了,低聲喃喃:“此方歲月中的子午谷嗎……”

這確實是一場拼上性命的戰鬥,並且有死無生。

他座下的馬踏了起來,深深的望了一眼李辟塵,呵呵的笑。

“我這三萬五千將士,俱都是死士,無父無母,無兄無弟,天地茫茫只余其一人,問他親族何在?倒在那烈火中,被踏在泥潭下!”

“何以解脫,唯有死戰。”

“離開這裏吧,這不是你這種修行人可以沾染的俗事。”

將軍策馬,此時戰馬揚起雙蹄,猛然……重重踏下。

大雪古道,泥水飛濺,那披著鐵甲殘袍的身影越走越遠,同時傳來低沉且慷慨的歌聲。

順著大風,轟鳴而傳蕩。

“天下郡國向萬城,無有一城無甲兵!”

“焉得鑄甲作農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盡耕,蠶亦成。”

“不勞烈士淚滂沱,男谷女絲行復歌。”

這首詩傳入耳中,如雷般響徹。

李辟塵喃喃自語,說出聲來:

“這天下各地的千萬座城池,沒有一座沒有甲胄與兵器!”

“怎麽樣才能把甲胄兵器鑄作農具,讓每寸土地都能夠得到耕種呢?”

“如果能這樣,耕牛能盡其用,蠶桑能業有成。”

“這樣,就再也不會讓戰士們灑淚滂沱!那時天下之世,男耕女織,安居樂業,人們一邊在大道上行走,一邊唱著歌謠,那是多麽美好的事情啊!”

在來世之中,著作它的人,是那位詩聖。

而這首詩的名字,叫做“蠶谷行”。

但在李辟塵聽來,在如此看來,這首詩應當還有另外一個名字。

“太平歌。”

這天下,終究不能太平。

我只求得一件事,那便是天下太平。

用那血肉祭祀烈火,使得這天下安寧!

將軍的詩中帶著決絕,同樣也是在向著李辟塵表達他的心智。

他亦是在嘲笑修行中人,不染塵俗,又怎麽會知道國破家亡的感受?

李辟塵是這麽看著的,亦是這麽聽著的,而在此時,耳邊傳來了老人與孩子的聲音。

“爺,你說這裏曾經那場戰鬥,兇不兇烈?”

“那當然是兇烈無比的,據說三萬五千軍馬幾乎盡滅,那些人家中無親無族,乃皆是為了報仇所來,那一戰殺的天昏地暗,加上仙人關的守軍……足足死了有十萬軍馬!”

“爺?十萬軍馬?那三萬五千人打的是攻城,還殺了六萬五千的敵人?”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啊!對了,當初據說,這裏戰死的將軍留下了一首詩謠,天下萬世開太平,對了,他應該是叫做……”

對話到這裏便朦朧不輕,但李辟塵仍舊聽清了後面的話。

喃喃念誦了兩句,便笑了一聲。

龍馬揚蹄,李辟塵閉上眸子,再次睜開。

烽火縈繞,血與骨交織而飛舞。

沖鋒的號角響徹,蒼涼而令人心神懼怕。

如深夜中的鬼魅,太陽下的冤魂,那森森鐵甲踏動,向著仙人關上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