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天色已暮,風箏何去?

照地青上,那三片純陽金葉搖搖晃晃,散發出澎湃恢弘的陽炁,鴻影的劍軀,沾染上了青青世界的夢幻泡影,二者相融為一,李辟塵用通天手段將二劍化在一起。

天望劍出世時的動靜驚天,整個帝山都在搖晃,連帶著常羊之土幾乎都拔地而起,那真正宛如一片通天之地,把原本遙遠荒蕪的沙海化為了碧翠的高原。

一道浩淼的天橋出現,直貫九霄,下連著浩蕩的中原之土,在天望劍鑄成的一瞬間,仿佛有一道影子站了起來,對著浩瀚的蒼冥張開了自己的臂膀。

魂兮歸來,天之浩瀚幾多?

魂兮歸去,人之悲苦幾何?

春秋鼓聲,終古無此絕響;

冬雷震震,曲送鬼神之鄉。

冥冥中那道影子似乎在傳唱,但李辟塵下一瞬間便把天望收起,那道影子就此寂滅下去。

盡此一事,眾生對於帝山的敬畏更甚,而李辟塵要做的事情,則還沒有結束。

劍有了,但還需要一副匣。

不需要劍鞘,只需要一副劍匣,便可把三劍葬下。

天阿是無形的,是神通之劍,是天之劍。

剩余三柄,皆是有形的,是人之劍。

李辟塵交代了一些事情,離開了帝山,在元荒之中行走,渡過萬水千山,到了如今的境界,橫走這片天地,花費的時間並不長久。

來到了旭日之墟,距離當初神祖的意志出現,已經經過了兩個百年,那當初泥偶的身軀,被光陰的笑聲所摧毀,但因為泥偶本身屬於神祖被祭祀的產物,故而留下了不少的塵埃。

那些塵土帶著些許的不朽性,或者說,是歲月的偉力。

這是首先被取到的東西。

在把旭日之墟上,泥偶風化的塵埃取到之後,李辟塵發現,元荒南原只有一條大河,和其余四原有些不同。

這條河太廣袤了,也太巨大了,蜿蜒盤卷,它的支流有很多,從天上向著這片乾坤望去,仿佛就是一條巨大的脈絡那般。

太陽的光芒在這條河流的西方消失,隨後出現的,是太陰的輝煌。

星辰的倒影清晰的映照在這條大河之中,李辟塵擡起頭來,望著那璀璨的天河。

三千六百大洲,每一洲便是一處世界,而在世界中,同樣映照著諸天的星辰,那麽,依照自己曾經被人告訴過的道理,這些星辰是從寰宇之內所映照下來的,同樣,太陽的光芒是湯主灑落的,他引導了天上的十輪大日,把它們的光華散布在無數的世界之中,如同牧羊人一樣,驅趕著那些飛舞的日光。

故而,分屬不同洞天,不同大日的世界,所看見的太陽,也並非是同一座。

這些自最古老,自太古以前灑落的光輝,距離諸多人間極其的遙遠,遙遠到難以觸摸,在後世,大概可以用“光年”這個詞語來形容?

“不,不妥當。”

是的,不太妥當,不可以用光年,而是用維度?

或者,用“羅天”這個更有古意的詞匯來形容更為貼切。

三十六天,十方上下,八方世界,俱有羅天重重。

這是道教很多經典之中都有描述的東西,是不是這樣一看,更像是現在所說的維度呢?

李辟塵失笑:“如此一來,原來那降臨在此的,可以稱呼為‘太陽太陰’的東西,它們是最古老的,最高的那片天之中,最原初的大日所落下的余火,當降臨在人間的時候,便衍化為了照亮這裏的太陽太陰。”

這同樣是以前有人和李辟塵說過的,更是這片歲月中的常識。

於是,在後來話語中所言的“絕天地通”便顯得很有意思了,所謂的“人間”能夠順著“天梯”到達“天上”,是不是指代,修行之人可以通過自身的偉力,到達另外一片“羅天(維度)”呢?

所以,大羅這個詞匯,真的很有意思,而大羅封天,就更能直白的告訴眾生,這是多麽強大和可怕的力量。

因為來自歲月之外,故而能以歲月之外的視角看待這片歲月,李辟塵低下了頭顱,俯下身子,一只手伸出了那條大河之中。

於是五指一握,有一片水花被撩起,同樣升起來的,還有一片輝煌的夢幻泡影!

星辰自地河之中升天,那些魚兒從大河之中躍起,它們的身上插上了羽翼,撲打著,在爛漫的星空下自由翺翔。

有一塊帶著棱角的石頭浮出了水面,被李辟塵拿在手中,這是一塊人間的頑石,但卻映照著最美麗的觀花之影,仿佛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被封存其中,寄托了這條大河這自上古誕生以來,所見證過的……所有的璀璨星光。

大河之中有龍吟升起,一條白龍在遠方竄出,擡起頭路,它仿佛是這條河流天生而誕的神聖,遙遙的看著李辟塵,露出不解與好奇,它見到了那些飛魚,其實不只是魚,連蝦,蟹,包括那些臃腫的河豚,以及上了年紀的老鱉,此時都胡亂的擺著四肢,在天空中慢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