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天色已暮,風箏何去?(第2/2頁)

於是白龍也試探著飛了起來,在半空中遊蕩,李辟塵伸出手去,五指之下探出一片水花,那是一條水龍,曾經在人間之中所點化的,依附在坎卦之中,它鳴唱起來,讓所有的生靈跳起歌舞,頓時吸引了那條白龍的注意力。

兩條龍相交而起舞,李辟塵在這大河的邊緣坐下,忽是取出古琴,正是那江上三千曲,此音響,天雲驚,如此萬物眾生夜中醒,遊龍翩翩,舞瓊樹金蓮。

直至第二天清晨的黎明升起。

然後琴聲停了,兩指一捏,晝夜就被截斷了,取一道朝陽魚肚之光,化為一株碧翠的樹苗。

左手拂過右手,那株樹苗在刹那之間茁壯成長,變做那參天的古木。

李辟塵從大河之畔離去了,從南原走到東原,到了那不曾到達過的地方,而諸聖部之中,柏山氏就在這裏,可原本需要取到的玉山禾,已經不需要了,因為在浮黎境內,自己已經拿到過那個東西了。

並且玉山禾,已經和南鄉子一起化為了天禾劍。

而當柏山聖人感覺到李辟塵出現的時候,心中不由得大為震撼,甚至開始有些慌張,他們雖然沒有參與常羊一戰,但那整個元荒都被影響的巨大浩劫,又怎麽可能不知道呢?

天帝親至,讓柏山聖人誠惶誠恐,然而沒有過多久,甚至沒有等他出現覲見,李辟塵便離去了,且帶走了一塊銅石。

壓在聖人頭頂的大山離去,他既慶幸又不解,不明白天帝來到這裏的真正目的是什麽。

這成為了困擾他極長時間的謎團,甚至造成茶飯不思的情況。

然而李辟塵不會在意他的狀態,手中的那塊銅石是意外之喜,因為李辟塵認出來了,這正是曾經在碧落龍門前見過的“它山之石”。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鑄造劍匣的地點選擇在了北原,天秦聖部感覺到李辟塵出現在北原的時候,頓時面上皆是驚苦之色,他們不明白,為什麽這位帝君時隔兩百年又出現了,而當世的天秦部,已經不是聖部,連聖人都沒有了。

仇夷部的聖人出現了,覲見天帝,小心的詢問來意,而李辟塵告訴他不必驚恐,只是來此借地鑄一仙匣。

耗費了三十年的時間,這比鑄諸劍花去的時間還要漫長,但這口劍匣出世的一刹那,同樣是驚人的,整個元荒之中,所有巫道部族中,那些戰矛金戈,銅刀鐵劍,在這口劍匣出世的一刹那頓時是紛紛立起,隨後,對著遙遠的北方,發出最刺耳的鳴顫!

“敢問天帝,此匣何名?”

仇夷聖人抱拳詢問,眼中透露出震驚與艷羨,這口劍匣出世的一刹那,便引動天下無數的兵刃俱都震恐,皆誠惶而拜,足以說明此物威勢。

李辟塵看著那劍匣許久,直至那它山石的銅光消去,古木的雲煙降下,河石的星華也寂落,李辟塵忽然笑了下。

“此去經年,不知歸期,在歲月之中迷茫,看盡了萬古千年,何處當是故鄉?”

仇夷聖人:“天帝故土……不當是雲原嗎?”

李辟塵搖頭,卻沒有回應他,如是自言自語:“什麽也沒有留下,但還有執念,還有一道線在連著我,讓我回過頭去,還能看見故鄉。”

“就如諸劍歸匣,走的再遠,也要回來看一看的,不然世事的塵埃就會把劍的鋒華壓下,不然世事的風雨就會讓劍的鋒華腐朽滅盡。”

“這個劍匣……我要叫它‘風箏’。”

“是的,就是風箏。”

李辟塵的眸子中,衍化出一種古老與慨嘆。

“如果回不去了,看不見了,那麽,我希望乘著風,一直向天上走去,看一看,看一看……”

“直到那大羅的盡頭,無何有的故鄉。”

……

天色已暮,七八個孩童自西山而來,蹦跳著,歡聲笑語。

落日的余暉灑下,青色的稻也開了金花,忽然間,孩子手中的銀線斷開,便見他擡起頭,愣愣的,看著那斷線的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直至那……蒼冥之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