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仙人世間:漁家傲·古渡人家煙水隔(第2/3頁)

半老漢子絮絮叨叨的說著,他似乎在說給仙祖聽,也是在說給李辟塵聽,而更是在說給那個中年漢子聽。

仙祖看了他一眼,又看向李辟塵。

意思是在說,你怎麽都弄這些東西上船?

李辟塵微笑,只是聆聽。

半老漢子自己說著,自己就開始笑,有些傻氣,憨憨的,開心的很。

有錢財,這些錢足夠自己的下半輩子生活,還能給兒子攢娶媳婦的錢,夠讓他再受用小半輩子,恒侯府內的待遇很好,他也覺得自己是三生有幸,才能從青樓到街頭,到大戲班,大紅台,最後進了恒侯府。

他覺得改明,如果自己兒子有了出息,當了什麽大樂府的掌事,那一定要好好報答那大戲班的班主,雖然人家是看中了自己的技藝,但是人家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幫助了自己,這也是沒錯的。

人就要知恩圖報。

他瞧見那個中年漢子,中年漢子不高興,他很高興,他就拿胳膊去戳了下他:“你愁眉苦臉幹什麽,哪裏來的?”

半老漢子說著,又擡頭看仙祖:“嘿,好漂亮的孩子。”

中年漢子擡起頭,越發苦澀。

“落榜,回家……”

半老漢子額了一聲,他失笑,嘿然道:“一次失敗算什麽,回頭再來就是了。”

中年漢子的聲音帶著悲傷與無奈:“三年一次大考,今年是我參與考試的第三十年。”

半老漢子不說話了,他擦了擦額頭,似乎那上面有些汗珠。

他也確實不知道該怎麽說了,讀書人落榜,這好像比殺了他們都要難受。自己只需要糊口,而這幫知識分子,都是奔著出人頭地去的。

結果第十次考試失敗,回到家鄉會遭到怎麽樣的奚落,可想而知。

因為他們根本不會農耕,也沒有手藝,所以自己養活自己就有些困難,且還平白耗費了數十年的青春。

“最好的年華啊……不過人各有志。”

半老漢子撓了撓頭:“也別灰心,船到橋頭自然直……會好起來的……”

半老漢子屬於樂觀派,而中年書生屬於悲觀派。

這是第二個人。

行出約莫三裏,周河水流變得漸緩慢。

岸邊站著一個人,向這裏招手。

仙祖有些不高興了,對李辟塵道:“你還要讓這個上來?”

李辟塵:“見到總是要幫一幫的。”

仙祖不開心,他不是在和螻蟻計較,而是……這實在是讓他不快。

中年漢子聽著,越發沉悶。

半老漢子則是張了張口,嘀嘀咕咕,大致是說這小孩子看著挺好看,結果心氣到是挺高的,還看不起人是咋的。

李辟塵把船搖到岸邊,那個人身上帶著甲,雖然早已不光鮮亮麗。

他的裝扮,讓李辟塵想起了一位人間的小將“令雲”(令雲旗·注釋一)。

不過他顯然不是雲原的人,這片人間,也並不是雲原。

只是甲胄相似而已。

“船家,麻煩捎帶我一程,我要去周河盡頭的靈雲鄉。”

鄉?

仙祖聽到這個詞特意看了他一眼。

“我不是將軍,我只是一個兵。”

他甲胄之下,那頭盔被摘掉,示意他自己並非歹人。

“我是一個兵,從安西來。”

兩鬢斑白,已然見老,年紀比那中年漢子要大,比那半大老漢要小。

但按照道理,這種年紀,應該還在戰場中作為中堅力量,又怎麽會出現在這裏呢?

“我不是逃兵。”

士兵沒有太多交談的意思,只是表示自己並不是惡徒,更不是逃兵。

“船家,我有錢,請載我一程。”

士兵向李辟塵抱拳。

“天宏十五年,奉天子諭令,安西軍第四旅撤銷番號,所有將軍,校尉,士兵,全部解甲歸田……”

【旅,軍之五百人是為旅,但這是說文中的答案,事實上,在周朝時代,兩千人就為旅,所以旅的編制自古有之。唐代時候,旅隊則是一百人,統帥者是旅帥,兩旅為一團。】

第四旅,這片人間的軍隊,這個王朝的編制,一旅是五百人來算的。

半大老漢覺得這裏面有故事,他的嘴巴叨叨,便開口去問,那士兵看了他一眼,沉默的坐下來,甲胄發出沉重的貼片擊打聲。

過了約莫三四個呼吸。

“第四旅只剩下我一個人,奉天子命,帶第四旅全體軍士還鄉。”

他的身上有一個黑匣子。

“那是骨灰?”

中年書生開口了,他神色有些緩和,士兵點了點頭。

“第四旅中外地的骨灰,我已經送走,剩下的所有人,都和我一樣,是靈雲鄉出身。”

人活著一個,番號就還存在,但是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所以天子的這道諭令不難理解,意思就是讓他把第四旅的人都好好安葬。

而唯一活著的他,自然是得到了賞賜,當然,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拿出去當了撫恤金,這不是朝廷給的,是他自己額外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