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大道有常(第2/3頁)

但是這其中,單單就除去了諸位天尊!

“聽起來很難理解。”

太冥天尊的對面,太昭天尊端坐,詢問道:“可否說的更清晰一些。”

太冥天尊道:

“他見萬物,萬物皆著他色彩,而萬物又無不是他本身,天是他,地是他,塵埃是他,風雨是他,光暗是他……這是一個名字,萬物都可以是他……”

“因為名字只是一個稱呼……懂了嗎。”

太冥天尊道:“唯獨天尊不在此列,因為我們的名字已經被烙印在天頂之上,與青史並存,而不是摹刻於青史之中,我們本身就是組成青史的一部分,既然是一部分,那自然是無可更改,也失去了一切的可能性。”

“所以只能證無,而不能成有。”

太冥天尊道:“故而從一開始,清靜經就不會選擇我們,華山老人看似是他自己做出的選擇,可事實上,他也不過是墳冢中那位長眠者的提線木偶罷了。”

太昭天尊詫異非常:“太冥之意,無名者最後為自己取的名字,不會就是……”

太冥天尊:“萬物本都無名,誰給予的稱呼?”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之形,何由考之?”

“冥昭暮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太冥天尊道:“無名者取的名字,並不是李辟塵,相反過來,誰證有,誰就是那個名字。”

太昭天尊深深皺起眉頭,他有些不能理解,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

“有無是一個大環,恒無有者,既是有名之尊,亦是無名之君。”

“世間萬物,隨環而動,清靜流轉,自有歸處。”

太昭天尊道:“懂了,華山老人是李辟塵的道果,亦是眾生道果,原來是這般解釋……所以諸天尊都不會出現二心,唯獨李辟塵例外,出現了太乙與雷聲。”

“無名者的記憶啊,過去即是未來,原來我們都是過去之人……”

太冥天尊:“卻也是來世之人。”

“而自身所在……誒,又有問題,什麽才是當世呢?”

太昭天尊微笑,太冥天尊也哈哈大笑起來。

所以不論是雷聲普化,還是太乙救苦,他們走到最後,都會成為那位白衣人。

他既是李辟塵,亦是有名之尊,有人稱他為白衣上皇,有人稱他為恐怖之源,也有人尊崇他為創世之聖,更有人知曉那往古天宗,亦有人喚他為古之真仙。

過去即是未來,原來是這般,原來是如此。

太昭天道感慨:“我真不想離開,離開這裏,又要去哪裏呢。”

“但我不想化為神話,也不想只留下寥落的痕跡,人道仙道,天不欠人,人不欠天,自此兩分,李辟塵要建墻,那座不可逾越之墻,成為隔開新與古的壁壘,從此以後……”

“絕地天通了嗎。”

太冥天尊道:“也不完全是,總而言之,我等天尊,必然是第一批離開的人,隨後便是各位太上,再向後去……諸大聖或許還有零星之人可在世間顯化,這堵墻壁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要開辟另一條路。”

“從青史之中尋找新的未來。”

太昭天尊:“李辟塵執意要把我們送走,我們都成為神話,這就是走了嗎,他的手段,你就這麽相信,如果他只是借機鏟除我們……”

太冥天尊:“你不相信嗎,可不相信,也沒有什麽辦法。”

太昭天尊啞口無言,最後只空留一聲無奈的嘆息。

不管你相不相信,願不願意,都必須要做,要麽成為人間流傳的神話,要麽就前往那兩分的青史之中。

“放心吧,這是好事。”

太冥天尊:“從此天人永隔,我們的歸我們,他們的歸他們,倒也確實不必再繼續糾纏了,而我們,也不必擔心入世之後的衰落了。”

太昭忽然恨恨的看了一眼那繁華的天地。

無數人間如億萬萬塵沙,鋪蓋在他們的身下。

一粒塵沙中又有多少星辰?

一顆星辰上又有多少眾生?

天尊們自然是清楚的,但是那太多了,說出來也沒有意義,無數星辰與人間的總和構築了所謂的“人界”,而星辰之上的浩大天宇,則是諸多神聖的領土,也就是“天界”。

不過如今,那位白衣之人,要行絕斷之事,天地萬物,哪怕是天尊,也沒有第三個選擇。

……

遊蕩在羅天側方的宋野。

太寧天尊的氣息起伏不定,他在數千年前的傷勢依舊未好,宋野的花依舊是如此爛漫,這裏的泥土依舊是如此芬芳,他在這裏呆了整整一個千年,他發現自己似乎不太想繼續回到人間了。

或許是從未曾有過這般長久的寧靜歲月,他感覺自己已經憊懶,但卻並不空虛,他在這裏開辟了一片菜園,而當年從外道之海中取來的那一築籬笆,也被他當成了隔絕宋野與外界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