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蹲點(第2/7頁)

當然,如果範進成為大農莊改革的阻力,唐逸也只能揮淚斬馬謖。

陳曉聽著董玉萍的講話,不時偷偷溜幾眼範進的臉色,眼裏露出一絲喜色。唐逸就搖搖頭,又是一個善於鉆營的幹部,只要自己稍微表態,陳曉自然樂得架空範進,但,他有搞好大農莊試點的能力嗎?

好在現在只是調研大農莊試點的可行性,至於大農莊試點的掌舵人,等中央有了確切的答復再考量也不遲。

會議最後,唐逸又簡單講了幾句,這幾天調研組同志將會分別下各村座談,各村發通知,公布調研組的電話和信箱,村民有什麽想法願望或是好的意見建議,都可以通過書信、電話等形式向調研組反映。

唐逸一行人回到李善才家的時候已經十一點多了,房檐燈下,李善長還在一遍一遍地掃著院子。

範進雖然固執,但不古板,安排唐書記住宿時本來是準備安排唐書記住進鎮上富戶賈寶旺家,鎮上有幾家富戶起了二層小樓,賈寶旺就是其中一家。

但唐逸說了,要住農家炕、吃農家飯,不是下來享福的。範進最後無奈地給唐逸安排了李善才家,一戶普通人家,但很潔凈,家庭背景簡單,兒子孝順,老兩口也很和睦,從不拌嘴吵架。

唐逸住李善才家西屋,小武三人住廂房,盡量不打擾老兩口的生活。

“唐書記,您回來了?”見到唐逸進院門,李善才放下長掃帚,拘束地迎了上來,他五十多歲,兒子都成家立業搬出去住了,和老伴相依為命。

唐逸微笑道:“老人家,辛苦你了!”

劉兵更早拿起掃帚,笑著道:“大叔,以後院裏的活我包了,您再這麽忙活,唐書記會批評我的,您就做做好事,不要我被唐書記磕打行不?”

大家都笑起來,跟在後面進院的範進更拉過李善才,低聲叮囑了幾句這才放心離去。

跟著唐逸進堂屋,李善才道:“唐書記,你們城裏人都有吃夜宵的習慣是吧?我糊了一鍋紅薯,不知道您吃得慣不?”

堂屋大鍋冒著白騰騰的熱氣,濃香撲鼻,唐逸就笑:“本來我是沒吃夜宵的習慣,但被您的糊紅薯這麽一勾啊,還真餓了!”

李大娘在堂屋裏一遍遍刷洗碗筷呢,她是典型的農村婦女,一輩子也沒見過啥世面,聽說“副省長”來她家住,一天都沒踏實。待見到唐逸,雖然覺得這位副省長太年輕,也太俊,更想是不是電視裏說的騙子吧?但見範書記都這麽尊重這個年輕人,想來是不假了,在副省長一行幹部面前,李大娘拘束得話都不會說,見人就是笑。

在過堂屋擺上圓桌面,幾個人圍著坐了,那邊李大娘就忙著從鍋裏揀紅薯,唐逸笑著要劉兵、小武、胡小秋三個跟班去幫忙,更笑道:“大娘,來一起吃,您坐過來,別忙了。”

李大娘雖然拘束,卻被胡小秋拉上了桌,也只能無奈地坐了,唐逸動手幫老兩口剝紅薯皮,惹得老兩口手腳都沒地放,唐逸笑道:“大叔大娘,您倆就當我是鎮上的小青年,想說什麽就說什麽?不要怕說錯話,就算罵中央首長也沒關系,都是普通人,都會犯錯嘛!”

李善長咋舌,省裏的幹部都這麽硬氣麽?

吃下半個熱乎乎的紅薯,問起鎮上的事兒,李善長拘束地問一答一,唐逸也知道,雖然範進耿直,但能安排自己住進李善長家,想也知道李善長是個老實人,不會說什麽出格的話。這個世界,人人都標榜自己從善如流,但真正能聽進去刺耳的話的有幾個?

李善長是老煙槍,見唐書記不吸煙就一直憋著,但最後實在憋不住,掏出了軟盒黃海煙,黃海煙是低档香煙,軟盒兩塊錢一盒,但勝在味道夠沖,很得老煙民喜愛。

見李善長遞煙,唐逸就接了一支,李善長這才笑道:“原來唐書記也吸煙。”

唐逸笑道:“在別人家裏,我不好意思掏。”

李善長就笑起來,小細節卻是更能看出唐書記的平易近人。李大娘膽子也大了起來,埋怨老伴道:“你這煙也好意思遞給唐書記,人家唐書記能抽得慣?”

劉兵忙著給唐逸和李大叔點煙,三個跟班裏,最忠實可靠的是小武,最喜歡惹事的是胡小秋,最會看眼色的就莫過於劉兵了。

唐逸吸了口,就咳嗽起來,笑道:“真沖,大叔,這便宜煙焦油多,少抽點。”

唐逸不惺惺作態,李善長也就漸漸放開了,笑著說:“誰不想抽好煙?要說我最喜歡中華,味道夠濃,抽著過癮,又香。”

唐逸就笑了,說:“那我孝敬您幾條。”劉兵早站起來,去院外奧迪的後廂取煙。

李善長連連擺手說不用,說抽上了癮可是買不起。胡小秋插嘴,“辛苦了一輩子了,該享受就享受,不要就想著把錢留給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