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蹲點(第3/7頁)

李善長苦笑道:“我們又不是城裏人,哪有那麽多說次,我是有倆錢,可得留著養老啊?不靠子女就不錯了。”

唐逸道:“大叔,等以後日子過好了,真的實現農莊化的話,您和大娘也有養老福利了,到時候啊就可以好好享受下退休的人生,我們社會主義,大眾的福利化反而不如西方,這不正常啊!”

前面的話李善長能聽懂,好奇地問:“唐書記,你是說那個什麽農莊,我們也有退休金拿?”

唐逸笑道:“原則上是的,但具體細節要再研究,不能搞成歐洲一些小國的福利社會,那國家負擔太重,長此以往也會養成國民的懶惰依賴心理。但要讓千千萬萬農民有保障,老有所依。”

李善長似懂非懂地點頭,雖然不大明白唐逸說什麽,但知道這位年輕的書記真是雄心壯志,和地方幹部就是不一樣。

劉兵拿來兩三條中華,李善長一再推辭,唐逸笑道:“雖說住您家我們會交一點費用,但精神損失呢?我們幾個不速之客可是打擾了您和大娘的清靜日子,這點煙就算我們表達一下心意吧,大叔,您要不收,就是不歡迎我們。”

李善長無奈,只得收下,又說:“那明天我去買排骨,咱們燉排骨吃。”

唐逸笑道:“我就想吃農家飯,玉米餅吧,我喜歡吃玉米餅。”

李善長想想也是,唐書記在市裏什麽吃不到?大魚大肉肯定吃膩了,就忙點頭答應。

……

一輛黑色奧迪、一輛桑塔納緩緩停在土路邊,現在正是玉米成熟季節,田地裏,一望無垠的玉米齊刷刷地吐穗,蔚為壯觀。

唐逸和董玉萍下了車,從桑塔納下來的,是鎮委副書記、副鎮長陳曉,鎮黨委委員、派出所所長李革和分管農業、計生的副鎮長韓冬梅。

在了解了黃海市委市政府的“大農莊改革試點”計劃後,陳曉就興致勃勃地請唐逸來看這幾年農業改革的成果,停車附近的玉米田就是被鎮上能人賈寶旺承包的。賈寶旺承包了一百多畝土地,因為種玉米政策上有補貼,是以每年一茬的玉米是必須要種的。

玉米地裏,賈寶旺雇傭的幾十名小工穿梭在青紗帳裏忙著掰玉米,一派熱火朝天的農忙場面。

胡小秋就有些咬牙切齒,“又是玉米!”見唐逸看來忙閉上了嘴巴,董玉萍卻是早有所聞,微笑道:“唐書記,這幾天玉米餅吃頂了吧?”

唐逸笑笑,沒有吱聲,沒辦法,淳樸的村民就是這樣,自己說喜歡吃玉米餅,李善才老兩口就上頓下頓烙玉米餅,唐逸這幾天嗓子眼都覺得磨得慌。

陳曉對唐書記的飲食起居雖然想關心,但又怕說錯話,只好裝沒聽見,指著玉米田匯報情況,“唐書記,這就是我說的賈寶旺承包的土地,一百多畝,看看,清一色玉米,多壯觀?這就是大農莊的雛形吧?不願意種地的農民只保留口糧地,其余土地上交,由村裏統一向外承包,既解放了勞動力,也可以改變農民都不願意種糧食的窘迫。”

對於將土地對外承包,範進一直不同意,幾個聽陳曉主意對外承包土地的村子還挨了批評,陳曉自然面上無光,現在唐書記一來,他頓時有些揚眉吐氣。

韓冬梅就緊張地看向了唐逸,對於鎮上的事她自然清清楚楚,陳曉和範進因為“承包土地”鬧矛盾更是人盡皆知的事。從感情上,韓冬梅自然支持那位耿直的老範書記,現在陳曉話裏有話地影射老範書記,等不知情的唐書記表了態,陳曉有了尚方寶劍,那更不能消停,肯定會想辦法擠走老範書記這個他的眼中釘。

誰知道唐逸卻是擺擺手,笑著道:“看起來差不多,實則南轅北轍,大農莊改革精髓就在於共同致富,而不是加速農村的貧富差距。你們搞的這個對外承包土地,弊端很多,不但會造成農村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而且很不公平,承包權在村裏、鎮裏,那麽,就有可能暗箱操作,承包費不透明,承包人為什麽有資格拿到承包權也不透明,和村幹部、鎮幹部沾親帶故的更容易拿到承包權吧?這不是在培養農村特權階層嗎?說嚴重點,這樣搞簡直是在催生新地主階級嘛!”

說到最後唐逸覺得太嚴肅了點,就笑了起來。

陳曉滿頭冷汗,連聲說是。

見陳書記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韓冬梅嫣然一笑,卻又好奇地看向那位年輕的高官,他也太厲害了吧?一眼就能看出承包土地的弊端,而且,他那野心勃勃的大農莊改革,真是令人耳目一新,但,真的能搞起來嗎?韓冬梅是有些不敢相信的,現在她已經不是剛剛畢業的熱血大學生,在基層摸爬滾打了幾年,她深深知道,在這個古老的國度,就算對固有模式一點點的改變,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艱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