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現在的幹群關系 要做的就是水油交融(第2/15頁)

經過荊都新區管委會和臨山區艱苦的工作,不到半個月時間,就與全村近三百戶拆遷戶簽訂了拆遷協議。如今的橋頭村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建築場,挖掘機的怒吼聲成了村民們的噩夢,它們摧枯拉朽,所到之處一片殘垣斷壁,灰塵沖天。一排排推土機趾高氣揚地開到莊稼地裏,開始清表作業,油菜田麥田眨眼之間就來了個底朝天。

連日來,荊都市各家媒體都以充滿著激情的語調連篇累牘地報道著新區工作進展:

6天完成城南景觀大道主體工程!

6天完成三百畝土地征收和清表工作!

15天完成三百戶拆遷任務!

報道內容大同小異,反正都是領導有力,措施得當,群眾擁護,進展很快,形勢一片大好。

拆遷進度實行日報制,李翠平每天負責匯總,然後親自送到市委李非語辦公室。李非語閱後再將報表送到孟揚帆市長的辦公桌上。面對驕人的業績,孟揚帆自豪地說:“我們就是要創造這種高效的、令人震撼和鼓舞的‘荊都速度’!”

雖然柏安民沒有直接過問新區的拆遷工作,但是,他每天都在通過新聞高度關注著新區拆遷進展。

李非語和李翠平到柏安民辦公室匯報工作。只見柏安民的目光停留在《荊都日報》頭版頭條醒目的標題上:《荊都速度創造新區拆遷奇跡》。見李非語兩人進來,柏安民的目光在大黑字體的標題上繼續停留了幾秒鐘。李非語知道,這幾秒鐘是有意味的,是為了告訴他們,他柏安民對拆遷工作是關注的。

“非語同志,翠平同志,坐,你們辛苦了,新區拆遷工作進展很快啊。”柏安民說道,並起身親自為他們分別泡了一杯黃山毛峰。

李非語趕緊說道:“那也是在您正確的領導下展開的,荊都市的任何發展、任何成績,永遠都離不開市委的正確領導。”

李翠平知道柏安民的心思,他關注的是孟揚帆的一舉一動,輕聲說道:“聽說,孟市長打算把江南衛視、省報的記者請到荊都來,讓他們來荊都現場報道‘荊都速度’。孟市長說,省裏的記者視野寬,水平高,能出大作品,要把荊都的經驗向全國推廣。”

柏安民一愣,顯然,他對這件事毫無所知。他平日裏有個習慣,喜歡在桌上敲手指,左手敲幾分鐘,然後換到右手,然後再換過來。他在開會或聽取下屬匯報時,一邊悠閑地敲著手指,一邊在心裏琢磨著該不該表態,怎樣表態。李非語通過細心觀察,發現柏安民敲手指時用力的大小、手指活動頻率的快慢,與他的心情有很大關系。在聽了李翠平說的話之後,柏安民的手指在辦公桌上敲得重而快。顯然,李翠平的話對他有所觸動。柏安民微微笑了笑,說是笑,也是臉上的皮動了幾下。他意味深長地說道:“孟市長就是喜歡記者。”

這並不是一句好的評價,言外之意是孟揚帆好大喜功,喜歡做表面文章。李非語和李翠平都不敢輕易接過話茬。顯然,柏安民對孟揚帆的安排有點不滿,孟揚帆要把省裏的記者請來,肯定不會是來宣傳他柏安民的。要是市長出了風頭,他這個市委一把手的位置該怎麽擺。

柏安民伸出食指,在空中頻頻點動,一邊點一邊說:“目前,拆遷問題是全國性的難點問題,各地出了不少惡性事件,教訓深刻啊。我們荊都市新區建設要動遷上千戶,真的就這麽順利嗎,一點亂子都不出嗎,政府真有這麽大的魄力嗎?我不相信!非語同志,翠平同志,我從幾十年的工作中得出一條經驗,一項難度高的工作,有時太順利了反而不是好事。平靜的水面下隱藏著波濤啊,荊都的拆遷工作不會就這麽風平浪靜,遲早要出點事情。市委是要有點前瞻性的。”

李非語心裏咯噔一下,暗暗有些心驚。莫不是他這些天和孟揚帆走得太近了,惹得柏安民不高興。他立即順著柏安民的意思說道:“領導可謂深謀遠慮,真正的硬骨頭還在後面。新區建設是一場歷史性的硬仗,關鍵時刻,還要請您親自指揮,把握方向。”

李非語說得柏安民哈哈大笑,他最喜歡聽的就是請市委把握方向之類的話。趁著柏安民高興,他和李翠平趕緊告別離開。

柏安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果然,在突擊月開展十五天之後,李非語每天送到孟揚帆辦公桌上的拆遷進度表,已拆戶在三百這個數字上停頓了,連續好幾天都沒有增加。本次拆遷戶一共是三百二十戶,也就是說,還有二十戶沒有拆遷,數字不多,但也不少。這是預料之中的事實,這些剩下的大概都是所謂的釘子戶了。

柏安民做事很有規律性。就說他和李翠平吧,長期以來,他在李翠平那裏過夜的次數,基本是固定的,一個月大概兩三晚,最多也沒有超過三晚上的。他覺得,保持這樣不高不低的頻率,不遠不近的距離,對雙方都有好處。可是在這個拆遷突擊月裏,半個月不到,柏安民就已經把一個月的三次過夜指標用完了。醉翁之意不在酒,並不是他對李翠平重新又煥發了激情,很顯然,他頻頻到她這裏來,主要是為了了解拆遷進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