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2/4頁)

黨校搞活了,這是馬國志擔任常務以後,黨校最大的轉變。從前這座少人問津的窮廟,現在變得資金充足,教職員工們的收入也明顯增多。正是這樣不斷地積累,馬國志在黨校的人氣也不斷地上升。以至於他決定興建綜合樓時,幾乎沒有多少人反對。綜合樓投資7000多萬,馬國志拉著丁安邦,跑京、跑省,硬是從項目上解決了5000萬,南州財政配套解決了2000萬。就是那次跑綜合樓項目,讓丁安邦更加清楚地認識了馬國志。一個副廳級的黨校常務副校長,為了黨校的建設,可謂想盡了法子,用盡了點子,賣光了面子。而且,丁安邦發現,馬國志在運用人際關系上,頭腦十分清晰。能出上力的,送!出不上力的,對不起,拖著。在跑項目期間,丁安邦跟得多,馬國志的小氣也讓他感到意外。不請客時,他們基本上是吃街頭的小吃度過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常務,怎麽會在後來的綜合樓建設項目上,一下子拿了……他的那些緊,難道僅僅是給丁安邦和黨校的教職工們看的嗎?

馬強在給馬國志擦臉,丁安邦嘆道:“唉!能醒來就好了。我問了齊主任,說以國志校長的情況,應該是會……”

“誰知道……”馬強也嘆道。

丁安邦試探著問:“馬強哪,能不能讓我看看國志校長留下的信?”

“這……”馬強愣了下,說:“這得問我母親。等她來了,我問問她再說,好吧?丁校長。”

“那也行。我也沒別的意思。我是怕萬一……先知道了信的內容,也好作個應付。”丁安邦盡量委婉地表達著。

馬強繼續替馬國志擦著身子,一個人活著,行動著,那身體便有了生氣。而一旦躺下了,不動彈了,身體就僅僅成了一具空架子。丁安邦想:馬國志常務的思維還是活著的嗎?他的靈魂是否還在醒著?或許,他也在思想,只是他沒法說出來。他選擇了最深沉的沉默,來面對這令他煩惱和痛苦的世界。

陽光從窗簾的縫隙裏照射進來,正好照在馬國志的臉上。那臉竟如此的安詳,如此的寧靜,如此的恬然……

縣幹班下午是討論課,按照縣幹班學習安排,今天下午討論的主題是領導幹部的腐敗與制度建設。

周天浩到班上時,大部分學員都到了。班長任曉閔因為到北京有公事,請假了,會議就由支部書記余威主持。余威首先就討論的主題作了簡單的闡述:近年來,中央不斷加大了反腐敗的力度。一些高級領導幹部,也先後受到了黨紀、政紀,甚至刑事處分。我們應該看到:反腐敗鬥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黨在人民群眾的威信不斷加強。我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得到了更加充分地發揮。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反腐敗工作任重道遠,當前,形勢依然嚴峻。黨內腐敗,特別是領導幹部的腐敗案件,時有發生,且呈現了串案窩案的特點。到底應該怎樣反腐敗?作為一個領導幹部,如何在反腐敗鬥爭中,堅持原則?同時,怎樣進一步加強反腐敗鬥爭的制度建設?

一連串的問題,讓縣幹班的學員們個個聽得神情嚴肅,態度端正。

周天浩接著就討論也發表了簡短的開場白——

腐敗問題古已有之,這不是僅僅我們當下的社會現象。無論是中國古代,還是在國外,腐敗案例一直是重要的社會案例的一個部分。為了遏制腐敗,各國各個時代,都曾經提出了多種主張,來進行反腐敗鬥爭。我黨自成立之初,就一直將反腐敗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堅持不懈。革命戰爭年代,一些黨的高級將領,因為腐敗而受到了嚴懲。全國解放後,我黨開展的第一次大規模反腐敗鬥爭,是劉青山、張子善案件。到了近些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黨內各種腐敗現象也在逐漸擡頭。特別是一些高級領導幹部的腐敗,令人震驚。比如成克傑案,胡長清案,等等。腐敗問題,已嚴重地影響到執政黨的執政水平,嚴重地影響到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嚴重地影響到了領導幹部的成長與黨本身的健康。因此,討論反腐敗問題,對於任何一個黨員領導幹部,都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建議討論重點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腐敗的形勢與成因分析;二是反腐敗的制度建設。請大家結合工作實際,積極發言,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教室裏陷入了寂靜。

余威望著大家,說:“誰先說?誰想好了,誰就先說。不拘形式,各抒己見。”

沒有人說話。

周天浩笑笑,笑容有些僵硬。討論這樣的話題,他心裏多少有些不太踏實。中午,丁安邦從醫院回來,告訴周天浩,馬國志校長依然還在昏迷著,情況不是太好。齊主任說如果繼續這樣,即使醒了,也很難說有什麽好的結果。同時,丁安邦又提到了馬國志家屬的一些疑問,認為馬國志是承受了太大的壓力,才導致中風的。周天浩心裏明白,丁安邦把話說得含蓄,但所指清楚。最近一段時間來,馬國志確實是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周天浩感覺得到,有時晚上,馬國志也會突然打電話給他,交待一兩句就掛機。五一前,紀委來調查,本來說好馬國志不參加的,可是,臨時他卻來了,而且一反常態。這些,都只能說明一點,他內心世界在激烈地爭鬥著,來自高層,來自紀委,來自身邊,甚至來自家人,各種各樣的壓力,已經將他壓扁了。現在,這扁了的馬國志,一下子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