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辟與避(第2/2頁)

【解鎖來歷】:

儒教本人事,釋教本死生。

鬼神之說古已有之,儒家講究中庸之道,以人道為修行準則,對待鬼神的態度秉承於孔子,相信世間存在鬼神,但不聽、不言、不去探究。

朱熹作為後世集儒學之大成者,以他推崇的“格物致知”的理性對儒家鬼神觀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朱熹試圖給鬼神之說以近似於生命科學的學理化定義,以陰陽二氣的屈伸變化來認知鬼神,既解釋了古人普遍相信的神鬼異象,又將之納入“清平世界,朗朗乾坤”的理性世界,其中既有先秦樸素的自然哲學的影子,也有他自己的獨到見解,在不損害孔孟先賢鬼神之說的權威前提下,小心翼翼地對其補充完善,是朱子對傳統儒學的重大貢獻。

朱熹對後世儒家的影響力僅次於孔子,在儒家學說支持者與追隨者的巨大信仰之力加持下,朱熹的貓成為世間的精靈。

另一方面,朱熹仍然未徹底擺脫儒家“敬鬼神而遠之”的思想,具有時代的局限性。

遠之,一走了之。

“辟”字與“走之”結合,便是“避”字。

【解鎖真名】:朱熹的儒家避邪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