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1章 導演們的模仿和借鑒(第2/2頁)

只能說借鑒和模仿並沒有錯,但要是太明顯,還畫虎不成,那遭人詬病也是再所難免。

在筆記本上看著《歸來》上映的情況,想到這些事情,周夏心中有感,正打算上微博發點聲音。

打開微博之後,卻發現有許多人@他。

這些人幾乎都是他的粉絲,就連官方粉絲團、後援會的微博帳號,竟然也有@他。

周夏仔細一看,發現@他的人都轉載了一條微博,是他的一個鐵粉,已經到了白血病晚期,許下人生最後一個心願,想見他一面,就沒有遺憾了。

而這些@他的人都是在幫那個粉絲。

周夏心裏一緊,仔細查看了這個女粉的微博,發現還真是她的鐵粉。

早在他09年開小說簽售會的時候就跟他合影過,也經常參加他的電影首映禮什麽的。

周夏趕緊撥打楊天真的電話,詢問具體情況。

電話接通後,楊天真告訴周夏,正在聯系和確認對方身份的真實性,一旦一切確認好了,就會跟周夏第一時間聯系。

掛斷電話之後,周夏看著微博沉默起來,不由想起了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就是關於白血病患者的一部電影。

記得三月初參加奧斯卡頒獎禮時,那部獲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化妝與發型設計三項奧斯卡大獎的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也是同一類題材的電影。

許多人甚至說《我不是藥神》是中國版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抄襲了前者。

兩部電影都是真實的故事改編,題材類似,一個是白血病,一個是艾滋病,有所借鑒,確實在所難免。

但說是抄襲,就是些胡扯了。

事實上,《我不是藥神》,導演文木野、監制兼主演徐光頭,真正致敬和借鑒的電影是韓國電影《辯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