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另一個談判計劃(第2/2頁)

相信院線最終還是會退讓的。

畢竟這個讓步還是取決於電影是否熱賣,如果電影狗屁不是,連目前的排片都滿足不了,再增加排片也是沒多大用。

等到這個事情基本形成行業潛規則後,張釗便想啟動另一個談判計劃,將好萊塢的靈活分賬方式引進到國內,特別是夏華影視一些大制作電影跟院線的分賬形式上。

許多人只知道米國影院分成比例比國內低,但是這個情況也不是一刀切的。

誠然,電影產業的風險絕大多數壓在制片方頭上,分成比例向制片方傾斜是應當的。

但目前國內一線城市影院的房租居高不下,大約占票房的20%,2002年時才5%,加上約占票房10%的人員工資,也就是說,影院獲得的39.7%票房中,大約還有30%要被抽走,只剩下不足10%的才是他們的收入。

這還不算要用來支付設備、維修和水電費用等,那到最後能剩下的利潤就更加低了。

這只是影院一方叫苦的說法,不能作準。

但就算許多影院通過售賣飲料、爆米花、冰淇淋、周邊等,會獲得一定的收入,相比而言,還是沒有北美影院賺錢。

米國影院的房租只占票房的5%,還不用交5%的電影基金,單是這兩項,就讓米國影院的利潤高出國內約20個百分點。

國內的影院分賬比例看似高,其實還是沒有別人賺錢的。

所以不管從那種情況下來說,就算夏華影視強勢,通過去強行壓榨影院的分賬比例,這都是不可取的,會導致影院拼命。

因此好萊塢另外一種動態調整分賬比例的形式,就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