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拉包爾(第2/3頁)

“後來美軍意識到如此強攻拉包爾並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所以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就采取了‘蛙跳戰術’,最終跳過了拉包爾去攻擊日軍在太平洋上的其他軍事基地,並最終依靠著兩顆原子彈的威懾力,徹底把日本打敗,然後當今村均率領著駐拉包爾的日軍投降時,光是在所羅門群島駐紮的日軍依然高達十四萬人。”

楊靖點了點頭,得益於生存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因此有關於太平洋戰爭,他多少也了解過一部分,“船長,要是當時麥克阿瑟依然堅持強攻拉包爾的話,恐怕美軍的傷亡人數就不止這些了吧?”

霍華德點了點頭說道:“如果當時麥克阿瑟不果斷的采取蛙跳戰術跳過拉包爾,而是繼續強攻拉包爾的話,恐怕盟軍的傷亡數字最起碼得達到三萬人甚至更多。今村均還是很有一套的,美國人在他前面沾不到什麽光。”

郭小襄奇怪地問道:“那當時美國人為什麽不憑借著優勢的海空力量對拉包爾進行封鎖呢?拉包爾畢竟只是一塊海外飛地,只要美國人封鎖了拉包爾周邊的海空,那不就斷絕了拉包爾的補給?時間長了,日本人必定會不戰自敗的。”

霍華德看了郭小襄一眼,搖了搖頭說道:“郭先生,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麽簡單的。我剛才說過,那個今村均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這家夥身為日本陸軍大將,已經算是日本軍方的高層人物了,但這個人卻與其他的日本軍方高層不一樣,他是一名很開明的將領,也是日本高級將領中難得一見的好人。”

這話讓楊靖他們這些華夏人聽著有些不太高興了,在華夏人的心目中,那些日本侵略份子就沒有一個好人,全都是統統該下地獄的家夥。

似乎是看出了楊靖他們的不服氣,霍華德微笑著解釋道:“今村均的為人並不是我判斷的,而是後世的眾多專家對這個人一個很公平的評價。事實上,在統治拉包爾及其周邊地區的時候,今村均強力約束他的手下,因此日軍一反常態的沒有針對土著進行瘋狂的燒殺擄掠,就算對待投降的荷蘭與澳洲戰俘也盡量給予人道待遇。事實上,今村均甚至為了要減少拉包爾居民的生計壓力,更是要求從灣島派遣農技人員到當地參加工作。”

“在今村均的懷柔政策下,駐紮在拉包爾的十一萬日軍與當地民眾的關系極為融洽。這讓困守在拉包爾的日本第八方面軍哪怕是斷了本土補給兩年,依然能夠很好的守衛拉包爾。因為即便是沒有了本土的補給,在今村均的各項政策下,拉包爾的日軍也能自給自足。”

“這麽厲害?如果這事兒是真的話,那這個今村均還就真是一個不錯的人呢。”郭小襄咂舌說道。

霍華德點頭說道:“其實還有一個小故事也能夠說明今村均在拉包爾能夠堅守兩年多的時間並不是瞎說的。這個小故事就是發生在日本投降之後,今村均率領駐守拉包爾的日軍向澳大利亞軍方投降時發生的一件趣聞。”

幾個人都挺感興趣的,連忙讓霍華德講一講。

霍華德一講,把這些人也都逗樂了。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1945年8月,日本第八方面軍司令官今村均大將登上停泊在拉包爾海面的澳大利亞軍艦,向澳大利亞軍投降,投降儀式上有過這麽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對話。

澳大利亞軍受降部隊司令官:“你們還有多少人?”

今村均:“加上周圍島嶼,所羅門群島大日本帝國的陸海軍軍人軍屬共有14萬余人。”

澳大利亞軍司令官樂了:“又來胡說了。”

今村均:“這些全是事實,我們帶來了全部花名冊,你們可以看。”

澳大利亞軍司令官:“這些人都在哪裏?”

“拉包爾周圍10萬,周圍島嶼4萬。”

“怎麽看不見呢?”

“基本都在地底下的洞窟工事裏,沒事不出來。”

“那你們吃什麽?”

“我們有存糧,加上自己種的糧食,堅持10年沒有問題。”

“武裝怎麽辦?”

“我們有兵工廠,能夠自行生產,連飛機都能裝配,現有的兩架零式21型、22型戰鬥機和一架100式司令部偵察機都是自行裝配的,如果有時間,我們還能裝配更多的飛機。”

其實今村均還沒有完全說實話,他把第八方面軍裏所有帝國大學的理工科學生和講師教授集中起來,成立了一個兵器研究所,這個研究所到底幹了些什麽,到現在還沒有人說出來過,僅僅知道戰敗以後這個研究所的人回到了原部隊,所有資料材料成品半成品全部被銷毀。

澳大利亞軍司令官想不通了:“那你們還投個什麽降?”

今村均滿臉蒙圈:“不知道,天皇讓投降的。”

澳大利亞軍司令官心裏打起鼓來了:日本人居然還有全副武裝的14萬人,這邊就幾條船,才3000人怎麽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