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3/7頁)

再說,從小精打細算扣扣索索的孩子,跟要啥有啥的條件裏長大的孩子,氣質都完全不一樣!

黃柔這才發現,可不是嘛。她前十幾年要啥有啥,後來搬進胡同後落地鳳凰不如雞,所以放閨女身上就矯枉過正,覺著不能讓她受她曾經受過的苦,卻忘了顧學章不是她父親,他不會允許自己一句交代也沒有就扔下她,更不會做違法亂紀的事兒!

他們會一直這麽紅火下去,閨女也永遠不可能受家道中落之苦!

崔綠真不知道怎麽把媽媽給惹哭了,著急道:“媽媽別哭,我會省著花的,我……”

黃柔拉住她的手,“沒事,大手大腳就大手大腳唄,咱們家有錢。”

可崔綠真才不信呢,家裏能有多少錢呀,她先把十八塊多的欠賬還清,被爸爸提醒過後,親眼看著楊美芝把她的名字劃掉,這才如釋重負。還剩十塊出頭,她打算上百貨商店給媽媽買個禮物。

這一天,是星期六。她在新家門口的公共汽車站等到菲菲,兩個人搭上汽車,先去南邊自由市場看了看。

秋收結束後,陽城市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在農民們的激烈討論中,落實下來了。因為市級領導也拿不準到底允不允許承包到個人,幹脆放任自流,以生產隊為單位,民主表決,願意搞責任制的就搞,不願意的繼續吃大鍋飯。

這可難壞農民們了,有的聽說安徽四川搞起來後產量翻倍,農民們都出去打工掙錢了,誰不羨慕?可有的又說沒有大鍋飯吃後,許多沒有勞動力的家庭眼見著就吃不飽了,過得還不如大集體時候。

別的生產隊,想要單幹的遠遠超過想吃大鍋飯的,可牛屎溝不一樣,不僅因為還欠著兩萬元貸款,一旦分灶就要把貸款分到個人頭上,更因為他們是剛被大自然狠狠地收拾過一頓,剛剛嘗到“人多力量大”甜頭的,他們對“集體”的依戀遠遠超過這世界上所有的農民!

百分之八十五的社員都不願從集體分灶!

這可愁壞崔家人了,他們剛好屬於那想要分出來單幹的人家,因為崔建國當著隊長,老二老三在外頭工作,女人們都在廠裏上班,光老兩口既要掙工分又要養豬雞鵝,忙得不可開交。才三四個月,崔老頭和老太就累病了兩次。

不再依賴土地的兒女們有能耐了,自然不願父母受累。兄弟三個商量一番,拿不準主意,又來找黃柔和顧三商量一番,決定崔顧兩家都不吃大鍋飯了。而同樣跟他們一樣要分出來的,還有邱家,張大力家,楊發財家……這樣搞下來,其實也就是變相的施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了,他們幾家是承包到戶,其他人家是承包到組。

為了公平起見,土地按人頭分好份數,每個人頭二畝山地一畝水田的組合,肥瘦搭配,采用抓鬮的方式,崔顧兩家運氣好,抓到的都在家門口不遠處,而且基本連成片,沒有東一塊西一圃的。

楊家和張家就比較倒黴了,抓到的全是半山腰上,東一塊西一塊不說,離家也遠,可把楊老太氣得喲,指天罵地賴崔建國做了手腳。卻也不想想,他們家周樹蓮和楊秋生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快一年了,不也死乞白賴的多要了兩個人頭的份?

崔建國本身不善於辯解,況且他現在急著要進城給皮革廠幫忙,哪裏稀罕跟她吵。嫌他當大隊長做手腳是吧?那他就不當了,愛誰誰。

而恰在此時,“大學畢業”的張愛國回來了,直接在公社分到一份革委會主任的工作不說,他還堅持要帶領牛屎溝社員們走社會主義道路……直白點說,就是還要兼任牛屎溝生產隊書記,隊長是他安排的親信。

好家夥,崔家人嘴上不說,心裏都唾棄呢,剛地震那年咋不見你回來臨危受命?現在光景好起來了,你倒是會回來撿便宜,摘現成的果實!

崔建國這幾年可謂是盡職盡責,沒想到臨頭被他摘走果實,心裏也著實不舒服。可他也看得開,反正農民這碗飯他是吃夠了,終於有機會擺脫,也算得償所願不是?

崔家分到十四個人頭的貸款債務,也就是二百四十元,抓鬮當天就把錢交給生產隊會計了。邱家一大家子在村裏受盡白眼,早就想從集體分灶了,說分家說了那麽多年沒正式分成功,這次因為幾百元的債務才徹底把這股粗粗的麻繩給解開,也算得償所願。

其他公社和生產隊,百分之八九十都搞責任制了,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都紛紛往城裏湧。而他們最愛去的就是城南的自由市場!

此時的大垃圾場這兒,跟半年前又完全是兩副模樣了,人山人海!這樣的人山人海跟以前的人山人海不一樣,以前是賣東西的多,買東西的更多,今年卻額外的多了另外一種人——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