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4/7頁)

即出賣勞動力和技術的短期工人,都是從各個生產隊來的農民,趁著農田裏活計不忙,帶上三兩幹糧,背著背簍,站在人多的地方等候招工。因為大型基建項目的增加,建築工地用人量大大增加,許多包工頭都會臨時來這兒招幾個短期工人,有時只是攪拌混凝土缺人手,去幹個三五天能掙幾塊錢。

這幾塊錢,帶回家就是油鹽醬醋,是兒女的學費,老人的看病吃藥錢。

崔綠真和胡菲一路走,一路覺著新奇,這個社會,好像又在以她們聞所未聞的方式發生著改變。半年前他們兩家人蓋房子還愁找不到建築工人,一日一餐好吃好喝的伺候工人們,生怕他們不能按工期完成任務,現在滿大街的工人,但凡有主家開口說要招工,立馬幾十名身強體壯自帶幹糧的站工圍上來。

他們有的是磚工,有的是泥的,有的水電工,有的木工……就算沒有各類技術含量,也都是年紀輕輕身強體壯的好把式!

甚至,她們還遇到了牛屎溝邱家的幾兄弟,讓綠真幫忙問問李家溝的食品廠招不招工,家裏分到的土地眼看著就要種小麥了,他們想去幹幾天短工掙點麥種錢。

現在的高氏老字號食品廠已經是大河口首屈一指的有名廠子,每年不止出罐頭柿餅,現在又新開發出一種果脯——話梅!

春秋正是野梅子成熟的季節,漫山遍野都是黃紅色的梅子,隨便摘一個擦去絨毛,咬一口能把人牙齒酸掉,除了懷孕害喜的小媳婦兒,農村沒人敢吃。可高元珍愣是能想到,用一定比例的鹽糖和黃酒浸漬這些梅子腌制出酸酸甜甜生津止渴的話梅來!

而且,在不上一丁點色素的前提下,還能保持它們原本的白粉和黃色,甚至紅色,一個個看起來晶瑩剔透,鮮嫩可口,飽滿多汁,讓人食欲大開!

這樣的野梅子就跟第一年的桑葚一樣,野生的誰摘到算誰,自然有願意掙零花錢的半大孩子幫忙,幾乎是用零成本,再加幾斤鹽糖黃酒就能做出來。不過,跟商店裏買的不一樣,他們的沒有用過防腐劑,保存時間不長,所以價格賣不貴,一斤也就掙塊多錢。

可饒是如此,高氏還是聲名遠揚!

想到這茬,兩個好朋友瘋狂的吞咽口水。

“幺妹?”倆人回頭,原來是羅德勝在喊她們。

“羅叔叔你怎麽在這兒?不去賣人參了嗎?”

羅德勝哈哈大笑,他那標志性的絡腮胡還在,只不過比去年打整得幹凈多了,人也顯得年輕了不少,“人參早賣光了,現在賣別的。”

順著他的手指,她們這才發現,羅德勝居然推起了一輛木頭做的平板車,車上是密密麻麻的油紙包,每一包裏都放著半口袋的木頭疙瘩一樣的東西,一問才知道,是當歸柴胡芍藥等常見藥材。最近一年中藥材漲價,他的人參賺了個盆滿缽滿,現在幹脆不賣成衣了,就專門在大河口和東北之間跑。

把大河口的罐頭果脯和各類山貨特產帶到東北去,再從東北買些道地藥材,人參柴胡之類的帶回來,省城賣掉,又從省城販一批便宜的當歸芍藥帶回陽城市來,三頭都不落空,比賣成衣可方便多了!

賺的也更多!

崔綠真不得不佩服,羅伯伯這樣的人,雖然是農民,可有膽量,有氣魄,早早的脫離土地束縛,現在過得多好呀!“伯伯真厲害!”

羅德勝被她誇得不好意思,“買賣嘛,多買多賣幾次就會了,我這也是吃過虧才學會的。”他現在最主要的工作還是找妹妹,四處打聽後發現東北就是妹妹最後出現的地方,可東北那麽大,想要找到一個可能已經不記得他的女孩,太難了。

他唯一可以說得通的在兩頭跑的理由就是當倒爺,誰知倒著倒著還真掙了不少錢。妹妹要找,錢也要掙,掙得越多,以後找到妹妹的概率就越大,越容易。他就不信,等老子有幾座金山銀山的時候,還找不到個人!就是拿錢砸也要給我砸到!

所以,他往四周看了一眼,見沒人注意這邊,才小聲道:“聽說你們家辦皮革廠了?”

“伯伯聽誰說的呀?”

羅德勝摸了摸後腦勺,“這陽城市都傳遍了呢,你們家的皮包都賣到鄰市去了。”

賣到鄰市崔綠真還真不知道,她們跟著二伯娘只在市區銷售,看來這就是活脫脫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呀!她挺了挺胸膛,“伯伯要嗎?可以便宜賣你個。”

羅德勝眼睛一亮,“哦?有多便宜?”

“咱們往外賣八十五,你要的話八十吧,但只限一個哦,多了不行,我們家會虧本噠。”她才不會說實話呢,一個包的成本才三十五塊。

羅德勝果然大失所望,“才賣一個啊,要是能多賣幾個……”其實他就是想多買幾個,最好八九十一百多個,他要帶東北去。這樣的皮包是南方先流行起來的,在東北還更稀罕。而且吧,東北廠礦那麽多,那邊的人有的是錢,他只要帶過去,別說八九十,一百一二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