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2/7頁)

“我去辦事兒,正好搭他的車。”幺妹面不紅心不跳的撒謊,這場電影將會成為兩個人的秘密,就跟簽訂攻守同盟似的,大家同進退,誰也別想瓦解他們。

楊美芝好奇的問:“你去辦什麽事?”

她總覺著,小綠真這只“小福星”名不虛傳,但凡是跟著她的思路和點子走,就不會有錯。就像當年,她跟麗芝在勞教場看見有人賣瓜子兒紙煙,她說她也想讓牛屎溝大伯來賣。這不,麗芝當好玩的事兒告訴她,她炒了瓜子兒,果然第二天就掙到她人生中第一桶金。

後來又聽她無意間說起嫌供銷社太遠,要是廠裏宿舍區能開一個小賣部就好了……果然,她一開起來,生意就風生水起,短短幾個月時間就給她掙來一套房子錢。

再後來,因為不知道物資交流會是她的主意,只以為是她爸爸單位提出來的,楊美芝沒當回事,直到後來麗芝無意間說起,她想要再參加物資交流會的時候自己晚了……果然,交流會的商家個個掙得盆滿缽滿。

這就是不跟著“小福星”思路走的後果,讓她白白錯過了大幾千,甚至上萬!

所以,等她說以後大河口會成為陽城市新中心的時候,楊美芝再次,毫不猶豫的拿出全部身家,掏空父母,舉全家之力要買地皮蓋飯店。

然而,幺妹這次還真不是有啥點子,她也不喜歡被楊美芝追著問想法的感覺,像是恨不得把她腦袋劈開看看裏頭有多少腦花似的,她有點害怕,趕緊找個借口跑了。

當然,也幸好小地精雖然什麽都願意跟好朋友分享,卻還是沒把他們家在蛇口買地開批發市場的事說給菲菲麗芝聽,因為她有預感,從這次決策開始,他們家跟這大河口甚至陽城市任何一個人家都不一樣了!這種“不一樣”讓她隱約覺著,好像是階層跨越的初端。

她不知道的是,如果她前腳跟麗芝說了,楊美芝後腳立馬就能從妹妹嘴裏套到話,說不定現在就不會在這兒蓋飯店,而是去蛇口搶地了。

想到蛇口的批發市場,幺妹趕緊給外公掛電話,外公還沒說五月份掙了多少錢呢,今天都七月八號,六月份的數據應該也出來了。

可惜,接電話的並非黃外公,而是蘭艷。“小綠真呀,你外公出去辦事了,你有什麽事我可以轉達給他。”

幺妹頓了頓,“沒事,就是想他了,我晚上再打吧。”關於掙錢,她雖然也覺著蘭艷阿姨不是壞人,可她也不想讓她知道。

這一天,果然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天。她剛從電話室出來,遇到幾個蘇家溝養魚和開小型磚瓦窯的社員,他們手裏卷著報紙,只來得及叫聲“幺妹”,就興沖沖往她家去。

此時的顧學章,也才剛下班到家,他們在單位已經討論了一個下午的《關於城鎮非農業個體經濟的若幹政策規定》,甚至老書記還把《規定》全文也找到了,大家坐在會議室裏,逐字逐句研究半天……雖然是物資局,幹的卻是工商的事兒!

除了激動和難以置信,其實他們也研究不出個啥來,這種大政方針類的文件,不落到實處的時候誰也不敢保證到底會成啥樣。他現在更頭疼的是,妻子的工作辭不掉,他應該怎麽想辦法幫一把。

黃柔現在已經做通三邊老人的思想工作,這個學年也結束了,給學校和教育局甚至人事局說了兩次辭職的事,可三方都不同意。畢竟,像她這麽有才華,教學水平又拔尖的青年骨幹,放哪個單位,哪個城市都是非常搶手的,傻子才會放她走。

可兩口子也想好了,眼看著家裏事業發展起一定規模,外公也來幫忙守業,幺妹也大了,黃柔是真想做點自己的事情,或者說,事業。

教書育人只是知識分子一份不錯的工作,而不是愛好。

她的愛好是創作,自由自在的創作,這麽多年在各類大中型報紙上也發表過不少詩歌文章,大河詩社也辦得蒸蒸日上,她總覺著,只要自己再努把力,再加把勁,或許能有突破性進展。

當然,從一個家庭發展的角度來說,丈夫為了照顧他們,已經拒絕了省城的調令,那可是省城所在地的市委班子啊,多少人做夢都不敢想的!可實際是大河口距離省城挺遠,坐火車得九個小時,開車也得四個小時,去了省城他想要再每天老婆孩子熱炕頭就不可能了。

要麽他不去,要麽舉家遷往省城。

顧學章爽快的選擇不去。這裏的“家”,不光他們一家五口,還有雙方老人,兄弟妯娌,甚至還有綠真從小到大的夥伴,朋友,皮革廠,新蓋好還沒來得及住幾年的大房子……一切的一切,整個家十幾年的積澱都在這兒。

本來,正式調令也還沒下,只是組織先找他談話。知道他真的放不下陽城市,省裏商量後決定,那就讓他留在陽城市吧,往市委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