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第3/6頁)

“哥哥你在我們家玩兒吧!”

鴨蛋迅速的看了他們一眼,又低下頭,“不,不了,我還回去放羊。”

八斤眼睛一亮,“羊屎真的是小顆小顆的嗎?拉一次真的拉很多顆嗎?”

鴨蛋沒想到,這個“城裏大官兒”家的孩子會問這麽接地氣的問題,連忙點頭:“嗯,還特別幹,這幾天沒下雨,我們撿來打戰可好玩了。”

八斤立馬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似的,一把握住他的手,“走,我參戰!橄欖你去不?”

小橄欖點點頭,三個男娃跑了,小湯圓聽見,也覺著新奇,追在後頭,“喂,你們等等我啊!”

崔綠真:“……”沒想到,她們家的孩子也有被羊糞蛋吸引的一天啊!小時候生產隊也有羊,她跟春芽沒少跟在羊屁股後撿羊糞蛋,自留地沒肥可施,除了自家茅坑裏那點農家肥,就指著這點牛屎羊屎啦。

老太太感慨不已,這才幾年啊,家裏孩子就這麽“不食人間煙火”了,要再過幾年,恐怕連麥子韭菜都分不清了。

一直玩到天擦黑,姐弟三個才回來,嘴裏“哇哇”叫著,說羊怎麽樣,羊糞蛋怎麽樣,跟發現新大陸似的。黃柔讓他們去水井邊洗手,一面在旁邊監督著不讓他們趴井口玩,一面問:“怎麽不把鴨蛋哥哥叫來家裏吃飯?”

“我們叫啦,可他不來,他說他媽媽說了,不能隨便上人家裏吃飯。”小湯圓蹲在盆邊,手把掌放水裏玩得不亦樂乎。

“我連他的戰友一起叫了,他們也不來。”

“喲,還有‘戰友’呢?”顧學章覺著好笑。

“有啊,十幾個呢,都是放羊放牛的,還有兩個放豬的,豬有那麽大,湯圓還騎上去溜了一圈!”八斤眉飛色舞比劃著,真是沒見過世面的城裏孩子。

大人們都被逗笑了,說小湯圓騎豬的話,長大結婚那天要不是下大雪就是下大雨,天公不作美,可把小丫頭嚇到了,“那我不結婚了吧。”

眾人又是大笑。晚飯是用土豆絲、小麥粉、雞蛋液煎的土豆餅,兩面金黃,又香又脆,再配上新鮮的炒萵筍和菠菜湯,個個吃得恨不得把舌頭吞下去。

當然,桌上的話題人物自然就是給他們送來這麽多好東西的鴨蛋小兄弟。綠真記得,這孩子應該跟王玉明差不多大,那年滿月酒她跟媽媽回來過,怎麽玉明還在上初中,這孩子就放羊了?

“他說了,家裏沒錢供他上高中,反正上了高中也考不上大學,白白浪費時間,不如先回來放羊,過兩年給娶個媳婦兒就能下南方打工去咯。”八斤吃得“呼呼”的,分享著他打探來的消息。

娶媳婦兒?在有晚婚晚育傳統的崔家人眼裏,實在無法把那樣的半大小子跟“結婚”聯系在一起,胡子都沒長出來呢!

綠真唏噓不已,“那他的小夥伴也是這樣的情況嗎?”

“差不多吧,反正都沒上學了。”

看吧,這世界就是這麽不“公平”,崔家女孩們上大學念研究生滿世界闖蕩的時候,同一個村裏的孩子卻連高中也沒機會上,早早輟學,早早結婚,重復他們跟父母輩的命運。

“那其他沒上學的孩子呢?”

顧學章嘆口氣,“在油氣公司打零工,因為未成年,按法律規定也不能雇傭他們。”

油氣公司這兩年掙到錢,在陽城市蓋起了最高的十二層樓,裏頭正式工人,尤其是工程師們拿的都是年薪,一年大幾千甚至破萬,零工卻只能幹苦力,有時候有活有時候沒活,幹一天有兩塊錢,一個月頂多能搶到十天活兒。

可見,技術是多麽重要!在這個機會遍地的年代,技術是能直接轉化為金錢的。

綠真忽然心頭一動,如果這些輟學的孩子都能學一門技術,該多好啊……她和爸爸對視一眼,一笑。

夜裏,躺在久違的暖暖的土炕上,仿佛回到了小時候,這種帶有泥土氣息和柴火氣的地方,是她最喜歡的。地精呀,最喜歡的就是土啦!

小湯圓和牛牛賴著要跟她睡,她抱著兩個圓乎乎肉嘟嘟的小身子,沒一會兒就熱起來,得把一條腿露在外面才行。湯圓還好,在家一個人睡習慣了,習慣好,不怎麽蹬被子,牛牛卻是第一次離開劉惠的懷抱,一會兒磨牙,一會兒打鼾,平均十分鐘就要幫他拉一次被子。

牛屎溝的夜比蘇家溝安靜多了,聽不見來往車聲,只有若隱若現的蛐蛐兒聲,和秧苗田裏偶爾的蛙鳴,寧靜祥和。

以前,牛屎溝交通不便,去一趟鄉裏都要幾個小時,可現在有了寬闊的公路,有了汽車,其實住在這裏也挺方便的……鳥語花香,吃的都是原生態,人也更容易快樂。

她能明顯感覺到,所有人的情緒都很放松,很快樂,無論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尤其幾個小不點兒,看啥都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