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難以抉擇的設計案(第2/2頁)

……

“張市長!”林書記推門進來。

“林書記,您怎麽親自過來了?有事打個電話,我過去……”張華忙站起來迎接。

張華很會做官,雖然背景嚇人,但是對濟州市一把手,始終保持足夠的尊重。

這也是濟州市目前黨政和諧的根本原因。

“哈哈,我在辦公室呆著也沒事,過來看看!

我聽說下午余總把江南古建築園林設計院的設計方案給否決了?”林書記笑著問道。

別看林書記沒有參加會議,但是會上的內容,會議一結束,就傳到了他耳朵裏。

甚至張華、楊亞斌和余慶陽的關門談判,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倒不是否決,只是有些爭議,涉及到增加投資,並且數額巨大,暫時還沒達成一致!”

“可以理解,一下增加幾十億的投資,這不是幾百萬,幾千萬,慎重一些也是應該的!

但是,張市長,這對我們濟州市來說,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大機遇!

必須要把握住!

一旦這筆投資落實下來,咱們濟州市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這種變化,不光是市容市貌的變化,而是我們濟州的產業結構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從資源性城市,農業城市,變成旅遊業城市!文化城市!”林書記揮舞著雙手,為自己的話增加氣勢。

濟州市的領導都很苦惱,不光是經濟發展的問題,關鍵是攤上兩個野心勃勃的縣級市。一個兗州市,一個曲阜市,都想要取代濟州,成為地級市的首府。

沒辦法,無論是歷史人文,還是經濟發展都作為首府的濟州更有資格成為首府。

歷史人文,兗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有用曹操在兗州起家,曲阜更不用說,一個孔子,就壓的所有想和曲阜比人文的市縣喘不過氣來。

經濟,一個全市GDP排名第二,一個GDP排名第三,而作為首府的濟州,市中區、任城區,卻只能屈居第五、第六,第一名是鄒城,第四名是微山。

為什麽?因為濟州首府的市中區和任城區缺少支柱產業。

“林書記,我自然清楚,只是要想實現趙勝利的設計藍圖,要增加四十多億的投資,這不是小數目!比咱們一年的財政收入都要多!”張華苦笑道。

“是啊!咱們去年的財政收入才十多個億,今年情況好點,如果沒有華禹投資的余總,咱們能超過二十個億!所以說,我才說,余總那邊的投資,是咱們市發展的大機遇!一點要拿下來!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來!”林書記狠狠的揮舞著雙手,讓自己的話充滿力量。

“這樣,我去省裏,找老領導要政策,你晚上找余總聊一聊,探探他的口風!”林書記直接開始分配任務。

增加這四十多億的投資,會給濟州帶來什麽樣的變化?

首先GDP,濟州市有希望突破千億大關,其次濟州市的財政收入將大幅提升,有望突破五十億大關,實現百分之二百以上的增長。

要知道,在2000年,琴島的GDP也不過是剛剛突破千億大關。

濟州市要是能夠突破千億大關,那麽絕對是放一顆衛星。

一百多億的投資,帶動上千億的GDP增長,一點都不誇張。

GDP是一個很虛的數值,比如說一個人拿一千塊錢去飯店吃飯,這就產生了一千塊錢的GDP,然後飯店老板那這一千塊錢去采購豬肉,你們就變成了兩千的GDP,豬肉商拿著錢去屠宰場批發豬肉,GDP就變成了三千,屠宰場去收豬,GDP有變成了四千,然後養豬的拿著錢去采購豬飼料,GDP就變成了五千……如此循環下去,一千的GDP流通的次數越多,GDP就越高,一千塊錢創造一萬的GDP一點都不稀罕。

“我也有這個想法,想著晚上和余總交流一下,必要時打一打感情牌!”張華點點頭。

也沒有隱瞞他和余慶陽的關系。

濟州市的領導幹部,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他和余慶陽關系匪淺,只是知道多少的問題。

“好!張市長,濟州市人民不會忘記你的!”林書記動情的握住張華的手。

從政者誰不想在一座城市留下自己的印記,所以從內心深處,張華是希望余慶陽追加投資的。

只是,如何追加,怎麽追加,這是一個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