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海港和工業的關系(第2/3頁)

一個萬噸級海港碼頭,一年的運營維護費,也不止幾百萬,絕對是虧本賺吆喝。

可以說,東山省的海港,除了琴島港,就沒有幾個賺錢的。

等宋書記的演講告一段落,余慶陽組織了一下語音,才開口,“感謝宋書記對我的信任!

能夠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量,是我的榮幸!

古人常說,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

只是……”

說到這裏,余慶陽停頓了一下,再次組織語言,“只是,投資海港,不是一個小數目!

我必須要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慮!

哪怕是長線投資,也需要考慮投資和回報。

一開始,我確實考慮在鳶都投資建萬噸級的海港,最少也要有四五個兩萬噸級泊位,甚至建五萬噸級泊位。

但是,經過我們公司投資部的調研,恕我直言!

咱們鳶都的工業不足以支撐萬噸級海港!

與其求大求全,不如退而求其次,建千噸級的海港,做琴島港的轉運碼頭!

利用千噸級的貨輪把鳶都的產品轉運到琴島港!”余慶陽沒有遮遮掩掩。

畢竟面對的是老家的父母官,遮遮掩掩的鬧出誤會就不好了。

他余慶陽不在老家生活了,但是老家還有許多比較近的親戚在。

宋書記聽完余慶陽直白的講述,心裏暗探,成功果然沒有偶然的。

一次成功也許有偶然性,但是次次成功就覺得不是偶然能夠做到的。

余慶陽說的這些,他自然清楚,興建萬噸級海港碼頭的可行性報告就在他的辦公桌上放著。

就是因為鳶都不具備建造萬噸級海港碼頭的條件,所以鳶都才會一直擱置。

而菜都為什麽如此果斷的挪用資金,不考慮後果?

就是因為他們看的明白,知道興建萬噸級海港碼頭不靠譜,所以才會選擇更加實惠的做法。

不過,宋書記也承認,余慶陽的建議非常有可操作性。

海運比陸運的費用要低很多。

打個比方,一噸散鹽從鳶都通過陸地運到琴島港,一噸需要20塊錢左右(長期大客戶),但是海運,一噸不到十塊錢。

所以說,做轉運碼頭還是比較有市場的。

就在宋書記糾結該怎麽說服余慶陽的時候,蘇廳長突然笑了兩聲,把兩個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才開口說道:“哈哈,宋書記,小余,海港的投資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決定的!

我看,還是先做一個可行性調查報告出來,我們再來討論要不要投資,怎麽投資!”

蘇廳長開口,宋書記也不再繼續勸說下去。

宋書記心裏也清楚,涉及十幾的項目投資,自然不是幾句話就能解決的。

更何況,自己這邊還失信在先,能有個初步的意向,確定余慶陽願意談下去,就是最大的收獲。

又閑聊了幾句其他的話題,宋書記就高辭離開。

“小余,港口這一塊歸孟廳長管,你可以多征求一下孟廳長的意見!”

“是,多謝領導提醒!回頭我會向孟廳長請教的!

不過,我老家的路不動工,我是不可能和鳶都繼續談下去的!

就算談,也不會做決定!”余慶陽笑道。

蘇廳長被余慶陽雞賊的樣子逗笑了。

“你啊!”用手點了點余慶陽,“有個事要和你說一下,既然宋書記出面了,廳裏也不能繼續扣著鳶都的資金了,你心裏有個數!”

“謝謝領導!”余慶陽站起來鄭重的感謝道。

本來給不給鳶都水利專項資金,和余慶陽沒有任何關系,也不需要和余慶陽打招呼。

擔心現在,蘇廳長專門和余慶陽說這件事,那是對他的看重。

士為知己者死,余慶陽怎麽能不感動。

“好了,別裝模作樣了!還有事嗎?沒事就抓緊時間滾蛋!”蘇廳長開始趕人。

領導,還有一件小事!我們公司準備搞一個獎學金!

凡是水利廳,以及集團職工,華禹勞務公司的簽約農民工,他們的子女只要考上大學,都可以憑錄取通知書領取一筆獎學金!

具體金額是,大專獎兩千,二本獎五千,一本獎一萬,985211之類的重點大學獎兩萬,清華北大獎五萬。

領導您看這麽做可以嗎?”余慶陽恢復正色,一本正經的向蘇廳長匯報道。

“獎學金,不錯!公司賺了錢,就是要讓職工享受到努力工作換來的福利!

只是,廳裏……”

“領導,說起來,我們公司是股份制企業,廳裏才是大股東,是大老板,大老板沒有享受福利,我們下面這些打工的哪敢享受?”余慶陽訕笑著說道。

“你小子!行吧!反正裏面有你們家一半股份,你這個資本家都舍得,我有什麽不舍得的?”蘇廳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