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海港和工業的關系(第3/3頁)

心裏暗暗感嘆,余慶陽的大氣和魄力。

水利廳加上華禹集團,一萬多人,再加上農民工,每年考上大學的不低於一百人。

上百萬的錢,就這麽拿出來。

蘇廳長想了一下問道:“需不需要我和省電視台打個招呼?”

“不用,領導,我們就是想著回饋一下為公司發展做出貢獻的職工!

沒想著宣傳撈名聲!

再說了,我們是搞工程的,一項項精品工程,就是我們的名聲,就是最好的口碑。

用不著打廣告,做宣傳!”

“嗯,行!”蘇廳長贊賞的點點頭。

他最欣賞的就是余慶陽這股務實的勁頭。

幹的多說的少,或者是,幹的比說的多。

接著,余慶陽又把公司最近一點時間的事情向蘇廳長做了一番匯報。

離開水利廳,余慶陽剛回到公司,何宏偉就跟著他走進辦公室。

“老何,有事?”

“余總,剛剛工地上一位農民工因為中暑引發腦溢血。”

“中暑?你們沒有采取避暑降溫的措施?”

“采取了,我們現在下午上班時間已經調整到了下午三點,但是這天氣,就是五點太陽都老高。

加上最近老邢那邊催工期,催的比較近!

要求九月中旬封頂!所以有些趕工!”

“這個邢翔,凈添亂!這麽熱的天,幹什麽工啊?

二期已經開始了,真著急,把三期也開了!

非要拿一期使勁!”余慶陽心裏埋怨了一句。

“現在情況怎麽樣?”嘴上問道。

“已經送到了醫院,正在搶救!

我要和您匯報的是,腦溢血住院的農民工姓王,是一位鋼筋工,據說他兒子考上的清華大學!

為了給兒子攢學費,幹活有沒白沒黑!

別人休息的時候,他幹活,別人幹活的時候,他還在幹活!

晚上別人休息了,他還在鋼筋棚加班,下鋼筋料,加工鋼筋……”

隨著何宏偉的訴說,余慶陽腦子裏出現一個身影,白天在樓上綁紮鋼筋,晚上別人休息了,他還在默默的工作。

為的就是多賺一點工分。

華禹世紀城工地上,很多班組都在實行以前生產隊時候的工分制。

施工班長根據每個幹活多少,來記工分。

比如說,一個活值十個工分,老王幹的多,拿六個工分,老李幹的少拿四個工分。

當然也可以平分,每人五個,但是時間長了,老王肯定就不會願意和老李一塊搭班子幹活了。

當天公布,大家各自記好,月底根據工分開計算每個人能夠領到多少錢。

因為每天都統計通報工分,有不同意見的可以當場提出來,大家集體討論最終確定。

所以相對比較公平。

這種記工方法,並不是勞務公司和項目部要求的,而是農民工自己自發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