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力量崛起 - 第三十七章 創新(第2/2頁)



  “恩!”廖格平點頭應了一聲。

  等夏文傑走到辦公室門口的時候,廖格平突然又把他叫住,笑呵呵地說道:“夏幹事,如果你以後不做稽核了,可以到我們集團軍裏來任職。”

  “呵呵!”夏文傑笑了,說道:“多謝首長的好意,我會記在心裏的,再見。”

  夏文傑的第一份稽核報告就是這樣完成的,裏面即有問題部隊的團長簽字,也有集團軍軍長的簽字。

  他把文件打印到電腦裏,原件備份存档,電子文本以稽核內部郵箱發給稽核總局。

  夏文傑和上一任的稽核沒有交接,也沒人教他該怎麽寫稽核報告。他只能照著以前存档的報告模式來寫,只不過以前存档的那些稽核報告就是一份簡單的報告,沒有當事人和軍區首長的簽字,這些是夏文傑自己別出心裁想出來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證明這份稽核報告的真實性,有當事人和集團軍首長的簽字,那誰都不用再懷疑這份報告裏的內容會有摻假的成分了。

  他是個防心很重的人,缺點是難接觸、難深交,優點就是做事極為嚴謹,嚴謹到滴水不漏,讓誰都挑不出他毛病的地步。

  他發完這份報告後也沒當回事,發完就發完了,可是他這份報告在稽核總局裏卻引發起一場大變革。

  稽核目前對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信任問題。稽核報告最終是要匯總交由中央領導過目的,針對稽核報告中的內容,中央領導也會向下問責,可是問責到各當事人的時候,各當事人往往都會拒不承認,表示不清楚稽核報告裏的內容,本部門也沒有稽核報告裏所提到的那些問題。

  由此就衍生出了一個矛盾,到底是稽核報告可信,還是當事人的話可信。

  稽核的三大巨大余耀輝、孟青松、蔡振宇態度強硬,既然中央高層決定組建稽核,那麽就應該相信稽核的品質,稽核所說的話就一定是反映真實情況的,如果不相信稽核,那幹脆就取消稽核局好了。

  他們的心情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稽核人員拼死拼活、冒著風險工作,結果不僅引來被查核部門的不滿,還要面對中央領導的不信任,那做稽核就太苦太沒意思了。

  夏文傑發來的這份稽核報告就如同一場及時雨,一下子就解決了稽核報告真實性的問題,有當時人的簽字,又有最高首長的簽字,那麽誰還敢懷疑和否認這份稽核報告的真實性?

  這就是一份完美無暇、讓任何人都無法再懷疑、再狡辯的稽核報告。

  最先收到這份報告的是主管駐軍稽核的孟青松,看過之後,他立刻轉發給余耀輝,後者看完,喜形於色,片刻都未耽擱,又把這份報告直接發給稽核的直屬上級——政治局常委。

  稽核是歸屬國務院,但它直接負責的對象是政治局的那幾大巨頭。

  按理說,余耀輝上交的稽核報告都應該是匯總之後的,是以表格的形式發出去的,而這一次,余耀輝則是把夏文傑的稽核報告單提出去,以原本的形式直接轉發給中央高層領導,在以前還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由此可見他對這份報告的重視程度。

  其實這份報告裏的內容很稀松平常,不過整個報告的格式太不尋常了。

  在余耀輝上交這份報告不久後,政治局很快發回回復,內容只幾個字:好!此報告可做稽核報告之樣本。

  要說夏文傑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被中央高層所關注的,可能就是在這個時候,畢竟稽核報告中是有他‘夏文傑’大名的。

  夏文傑在發走稽核報告的第二天,他的報告便被總局以群發的方式傳給各稽核人員,要求各稽核人員以後的稽核報告全部按照夏文傑的這份報告格式來寫,關鍵的關鍵,是必須要有當事人的簽名,當然,這或許很難,也加大了稽核的工作量,不過,這樣做可以有效杜絕稽核報告被人質疑的情況發生,它可以更加迅速地樹立起稽核毋庸置疑的公信度。

  恐怕連夏文傑自己也沒想到,他的這份稽核報告能引發出一場這麽大的變革,甚至能做為整個稽核的樣本,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它也改變了稽核人員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