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紛擾

是留在體制內安穩的生活,還是離開體制奮鬥打拼,這不僅是林子軒和馮小剛在考慮的問題,也是演藝圈的從業者都在考慮的事情。

時代改變了,以前的人講究奉獻,現在的人講究利益。

全民下海的熱潮方興未艾,在南方,每天都有財富神話誕生,大家見面談論的大都是賺錢的門路,以及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

演藝圈的人原本就是一幫不安分的家夥,他們渴望把自己能力轉變成財富。

八十年代,演員全國各地瘋狂的走穴撈外快,從而過上了好日子。

像劉曉慶那樣的大明星還開起了公司,利用自己的名聲賺錢,手裏少說也有幾十萬,在華國影視圈算是提前富起來的那批人。

如今終於輪到幕後的創作人員了,總局的文件相當於給這些人松了綁。

以馮小剛為例,拍攝《京城人在紐約》獲得巨大成功,但算不上名利雙收,名聲是有了,可他每個月只能拿著幾百塊的工資,還有500塊的年終獎金。

他會覺得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沒有體現出自身的價值來。

如果他下海創業,拉來投資,拍攝一部成功的電視劇,賣出去版權,那麽他就可能賺上幾萬塊,甚至是十幾萬,這種誘惑很難拒絕。

當然,在沒有藝術中心資源的支持下,他要冒的風險很大,存在失敗的可能。

這就是演藝圈的眾人面臨的現狀,離開體制存在著巨大的風險,不離開體制又心有不甘。

在接下來的二三月份,京城演藝圈的朋友見面,都會談論相同的話題,你離了麽?

這不是離婚的意思,而是離開體制的意思,在民營資本的強勢介入下,有人準備出去闖一闖,有人還在猶豫觀望,人心浮動。

林子軒都能感覺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浮躁的味道,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藝術中心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有編劇和幕後工作人員要離職,在外邊他們能拿到兩倍的工資,還有各種分紅,待遇相當優厚。

這種事情在南方並不鮮見,民營企業利用高薪挖角,國有企業技術人員流失嚴重。

這一次,輪到了演藝圈。

京城電視藝術中心成為民營資本挖角的重點對象,雖然中心只成立了兩年時間,卻制作出了一批優秀的電視劇,在國有電視劇制作單位裏,擁有強大的制作能力。

外邊的人看不懂圈子裏的事兒,以為挖走中心的幕後制作人員就能復制中心的成功模式。

馮小剛卻很清楚,藝術中心能取得這麽好的成績,和林子軒有很大的關系。

這不是說其他工作人員沒能力,都是林子軒在幹活,事實上林子軒做的並不多。

但影視行業較為特殊,它屬於藝術創作,核心是要有好的故事,加上幕後團隊的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一部部優秀的電視劇來。

“他們挖錯人了,應該直接挖小林才對,一個小林能頂一個師的兵力。”馮小剛說笑道。

“可別這麽說,我被他們搞的頭都大了,這些人這麽搞下去,咱們以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光是制作費用就被他們擡高了一倍。”林子軒郁悶道。

民營資本的進入帶來了多方面的變化,如果是圈內人還好些,至少懂得規矩。

圈外人就太亂來了,他們手裏有資金,揮舞著支票,以為有錢就能制作出賺錢的電視劇,花錢請大導演和大明星,演員的片酬成倍的上漲。

像陳小藝這樣的演員,拍攝《外來妹》的時候片酬一集是200塊,出名之後片酬是一集600塊左右,現在就有人開出一集1200塊的片酬請她拍戲。

演員的片酬在制作費用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高。

以前花100萬能拍出50集的《渴望》,現在能拍出20集的電視劇就不錯了,整個影視圈的行情被這些外來者給玩壞了。

不過,這些人很快就會知道破壞規矩的代價。

他們會發現重金挖來的制作團隊拍攝出來的影視劇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好,或者說他們根本不懂行,被人給坑了一把。

而且,他們想把電視劇賣出去也找不到門路,只能砸在自己手裏,賠個幹凈。

這就是圈外人進場要繳納的學費。

經過這次的教訓,有些人會一走了之,有些人會沉下心來,慢慢的經營各種關系。

但這批人造成的影響很難消除,片酬只要漲上去,想降下來就難了。

事實上,真正能有所作為的還是圈內人,他們了解這個行業,知道該怎麽經營,不少人還借鑒了《京城人在紐約》的運作模式。

通過貼片廣告來拉廣告商贊助,或者是走銀行貸款的路子,籌集資金拍攝影視劇。

這段時間可謂是紛紛擾擾,京城演藝圈每天都有新鮮事。

同樣,也有人打電話給林子軒,想把他挖過去,開出的價碼不低,不過被他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