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抓周

林曉玲的《我們倆》拍攝接近尾聲,九月中旬之前就要拍完,接著進行後期制作。

實際上,這段秋天的情節放在十月份來拍最好,深秋時節的氛圍和離別的劇情吻合,更能襯托出角色心中的悲苦之情。

一篇優秀的文章往往會被評價為情景交融。

電影同樣如此,能做到情景交融,就產生了一種意境,讓人回味無窮。

不過,這部片子要在十月份參加東京國際電影節,所以要在十月中旬之前制作完成。

錯過了這個國際性的電影節,只能等到明年了,像這種小成本影片,在戛納和柏林這種電影節上出頭的機會不大,競爭太激烈了。

東京國際電影節主要面向亞洲的影片,相對來說拿獎要容易些。

在《我們倆》的結尾,女孩子找到了新的住處,搬出了四合院,老太太的精神垮了。

這時候,老太太的孫子結婚,要把院子給騰出來。

老太太離開了住了一輩子的四合院,搬到了鄉下,沒有了寄托,身體和精神都不行了。

女孩子有次回四合院看望老太太,才知道老太太不在了,就坐車來到了鄉下,此時的老太太躺在床上,已經不能說話了。

一老一少就那麽對望著,即便心裏有千言萬語,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這一天,拍的是在四合院的最後一場戲,女孩子來找老太太,卻只遇到了老太太的女兒,問過之後才知道老太太早就搬到鄉下去了。

老太太的女兒是找來的臨時演員,在影片裏只出現一回。

這場戲演員不是重點,重點是四合院的場景,院子裏房間的窗戶上還貼著紅色的喜字,表示老太太的孫子結婚了。

院子裏的擺設發生了變化,說明這裏換了新主人。

看起來似乎還是那座院子,卻完成了一樁新舊交替,老人給後輩讓出了生存的空間。

攝影機繞著四合院轉了一圈,似乎帶著戀戀不舍,最終還是消失在了遠處的天空之上。

這一段拍完,四合院就要恢復原本的模樣了,電影學院的學生把張貼的喜字,還有院子裏的各種道具收拾起來。

有些道具是租來的要還回去,還有的道具賣廢品也能省點錢。

徐靜蕾在房間裏收拾著自己的東西,前兩天已經帶回去一部分,這次把剩下的一起帶走。

這部片子從去年到現在,差不多有一年的時間,這間屋子是她一手布置的,總有些舍不得,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就過去了。

想想去年在學校裏碰到林曉玲的場景,就像昨天一樣,對她來說,這一年的變化很大。

除了這部戲,她還在拍趙寶剛執導的一部電視劇。

《臥虎藏龍》播出後,她雖然沒有大火,卻也有了一些知名度,接到了幾部戲約,有主角也有配角,她想了想,還是推掉了。

倒不是因為片酬的問題,就是覺得不想演。

對於還沒有從電影學院畢業的學生來說,這麽做有點奢侈,對其他學生而言,能有戲演就不錯了,沒有資格挑挑揀揀。

演員這個行業的競爭頗為激烈。

徐靜蕾的家境不錯,不怎麽在乎這些,還有就是林子軒給她做了明年的規劃,雖然不知道要演什麽戲,但她知道林子軒不會坑她就是了。

這是一名忠實的讀者對自己喜歡作家的信任。

再說,經過這一年的相處,她沒發現林子軒道德上有問題,在圈子裏的口碑很好。

徐靜蕾算是林子軒家裏的常客了,對這個家庭有所了解,都是那種沒什麽壞心眼的人。

她收拾好自己的物品,裝到帶來的背包裏,提在手上,走出屋子,回頭看了看這個房間,一種悵然的感覺湧上心頭。

外邊,林曉玲正指揮著大家夥收拾院子。

“靜蕾,明兒是小雪的周歲,家裏要熱鬧熱鬧,你來不來?”林曉玲詢問道。

“這合適麽?”徐靜蕾疑問道。

小孩子周歲一般都是親戚聚在一起慶祝,也有請朋友過來的,但那是非常親密的朋友。

“有什麽不合適的?小雪挺喜歡你的。”林曉玲無所謂地說道,“看看她抓到什麽,我給她準備了一台照相機,抓到的話就說明她以後也是個導演。”

林曉玲說著笑了起來,照相機的個頭大,容易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她可是想了很久的。

“也可能是攝影師。”徐靜蕾反駁道,“那行,我明兒過來。”

想著明天還要過來,徐靜蕾的心裏輕松不少,她和林曉玲告別,走出了四合院。

小雪的抓周儀式邀請的人並不多,就是兩家的人和幾位相熟的朋友。

慕致遠拿來了自己常用的毛筆,他喜好書法,希望外孫女能繼承這一點,李虹拿來的是一把小算盤,她有生意頭腦,覺得以後經商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