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翻譯

對於馮小剛的這個提議,林子軒不置可否,他在猶豫。

在國內,只要你到了一定的層次,無論願意還是不願意,都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

比如作協和文聯的領導打電話給他的時候,暗示他要在文學界發揮更大的作用。

慕致遠同樣有這個意思。

他當初鼓勵林子軒出來開公司,是想磨練林子軒,以後再回到體制內工作。

如今好夢公司越做越大,林子軒不可能這麽放手,那麽走另一條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像作協和文聯這種單位相對來說較為輕松,都是文化人,要臉面。

在這個年代,最多是背後下絆子,不會真刀真槍的來,沒那個必要,又不是生死大仇。

如果林子軒不太在乎名利,不摻和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在裏面混混挺好。

與其讓別人掌握話語權,不如親自參與進去,才能為自己代言。

更何況,有了這個身份,在社會上的地位自然就提高了,做事情會方便的多。

當然,不是你想進去就能進去的,不僅要有資歷,還要有關系。

馮小剛鼓動林子軒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林子軒有這樣的條件。

好夢公司目前是國內最大的民營影視公司,林子軒在圈子裏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還是暢銷書作家,拿到了國外的文學大獎。

加上慕致遠在文化部門的關系,在文聯裏混個小領導問題不大。

這是因為林子軒還年輕,二十年後興許就混到文聯的高層了,這都是有可能的事兒。

馮小剛在電影導演協會裏才混個小領導,正在朝著中層前進。

在華國,想要發展的好,就要不停的朝上面混。

這麽做對好夢公司的發展也有好處,不光是拿獎的事兒,而是各個方面,只有掌握了權利,才能做自個想做的事情。

對此林子軒不想多談,他轉移了話題。

“電影籌備的怎麽樣?咱們這次要給足韓廠長面子,把人情做踏實。”林子軒詢問道。

“那是自然,裏子面子都給他,到上映的時候咱們花錢包場,把票房給擡起來,怎麽著也要有五千萬,不然不好看啊。”馮小剛調侃道。

馮小剛清楚好夢公司投資拍《生死抉擇》的目的,就是為了幫襯韓三平。

與其說是投資電影,不如說是投資韓三平這個人,用五百萬保證好夢公司以後的平穩發展,這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五千萬哪夠啊,能破億最好。”林子軒不滿足道。

國內的主旋律影片背後基本上都有上面的支持,國企單位包場是擡高票房的主要手段。

上面發文讓各單位學習電影中傳達的精神,下面的單位就要包場讓職工看電影。

只不過,往往出現電影院出票了,卻沒有觀眾去看的尷尬局面。

“太多了吧?《泰坦尼克號》現在還沒到兩億呢。”馮小剛懷疑道,“說起來還是拍主旋律影片好,至少票房好看,我以後也得琢磨琢磨。”

馮小剛的三部賀歲片最高的也就三千多萬票房,和主旋律大片沒辦法相比。

“放心吧,咱們以後有機會。”林子軒如此說道。

《許三觀賣血記》六月中旬在全國上市銷售,借著林子軒獲獎的熱潮,圖書銷量不錯。

讀者和文學界的評論家普遍給出了高度的評價。

有評論認為這部小說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達了人在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欲望。

而且,由於小說和劇本一起出版,引起了影視圈的關注。

對於這部林子軒和姜文合寫的劇本,電影圈同樣認為是一次成功的改編,給電影行業的編劇們提供了一個改編的範本。

一片叫好之聲,和林子軒以往的小說受到抨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方面這是一部好小說,另一方面是因為林子軒地位的提升。

除非是那些想要嘩眾取寵的人,否則沒人會無緣無故的得罪林子軒,都在一個圈子裏混,低頭不見擡頭見的,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

這其實不能算是一種好現象。

評價一部小說應當以小說為主體,而不是以作家的名聲和地位。

但在國內,這種情況並不鮮見,早已有之。

或許只有到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後,才能對一部小說做出相對客觀的評價。

《許三觀賣血記》不僅在國內熱銷,還引起了國外出版社的關注。

一些國家的漢學家準備翻譯這部小說,國外的文學類雜志對小說做了介紹。

法國的《讀書》雜志認為這是一部外表樸實簡潔和內涵意蘊深遠完美結合的小說。

那些漢學家在翻譯《許三觀賣血記》的同時,還注意到林子軒的其他作品。

《臥虎藏龍》這樣的武俠小說他們沒法翻譯,但另一部在華國暢銷的兒童書籍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