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火花

聽到林子軒的決定,好夢公司的員工不由得松了口氣,誰也不想讓公司陷入危機之中,不怕麻煩不代表要去惹麻煩。

“看把你們給緊張的,我就是做一個假設,希望影片能拿獎,那樣咱們也能在美國人的奧斯卡上風光一回。”林子軒玩笑道。

大家配合著笑了笑,沒有把這話當真。

李桉來自好萊塢不假,也拍過入圍奧斯卡的電影,可那是英語片。

一部華語片想在奧斯卡上拿大獎希望不大,能拿個技術或者服裝類的小獎就不錯了。

林子軒沒有提及制作另一個版本的事情,時間還早,不著急。

有關《臥虎藏龍》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沖奧片。

按照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規則,每個國家或地區每年只能選送一部電影作為代表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角逐。

《臥虎藏龍》是大陸,香港和台灣三地聯合制作的電影。

這三方都有資格選送電影參加奧斯卡,那麽以誰的名義選送就有說法了,如果是大陸選送的影片獲了獎,榮譽就歸國內的電影界。

內地這邊由總局來決定,每年的競爭都很激烈,是大導演的戰場。

總局選送影片更多的是考慮政治方面的因素,其次才是藝術和影響力。

林子軒自然希望總局同意選送《臥虎藏龍》參加明年的奧斯卡角逐,不過好夢公司還沒有那麽大的話語權。

只能是提出申請,盡力而為。

《臥虎藏龍》的話題過後,會議的氛圍輕松起來,今年是好夢公司豐收的一年。

公司策劃的免費請市民看電影的活動非常成功,不僅把一百五十萬花了出去,通過新聞媒體的報道,還影響了其他地區的觀眾。

導致《大腕的葬禮》的票房出現一輪小爆發,最終達到四千零六十萬元。

按照和華影公司的分賬比例,好夢公司能拿到一千六百萬的票房分成。

除去包括稅費在內的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這部電影給公司帶來超過一千萬的純收益。

這是馮小剛票房成績最高的一部電影,奠定了他在賀歲片市場上的地位。

市場的反映最為直觀,根據統計,這部電影占據了首都電影院全年總票房的百分之十,在京城地區的票房達到一千五百萬。

去年國內有五部賀歲片上映,票房大多在一千萬左右。

當然,它們沒有《大腕的葬禮》投資規模大,演員出名,敢花錢做宣傳。

這說明國內的電影行業不能再小打小鬧了,那種投資個兩三百萬,期望能夠以小搏大的做法,成功的概率不高。

國產電影到了走向大制作的時候了。

馮小剛把喜劇片的制作成本提高到三千萬元,通過植入廣告和貼片廣告的方式能掙到錢,給國產電影打了一劑強心針。

高投資意味著高回報。

有了馮小剛這個成功的範例,其他影視公司就敢於投資,從而制作出精良的國產商業片。

林子軒計劃春節前舉行一場慶功宴,犒勞公司的員工。

慶功宴過後,除了創作部門能夠放假外,別的部門還要堅守崗位,《渴望》續集在全國的宣傳工作不能松懈。

年終會議結束,林子軒和馮小剛在辦公室閑聊。

“姜文的脾氣恐怕勸了也沒用,以前還聽人勸,自從在國際上拿了兩個大獎,他就真把自個當藝術家了,張口閉口的談創作,魔怔了。”馮小剛搖頭道。

這是玩笑話,馮小剛和姜文雖然不對付,見面就要爭論,可關系很好。

姜文是那種有藝術家氣質的人,不是表面的藝術家氣質,而是他心裏就這麽想的,有自己的藝術堅持,不會輕易妥協。

馮小剛說的有一定的道理,拿了獎的姜文明顯脾氣更倔,更為堅持了。

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總局審查後要求他修改七場戲,他就修改了,到了《許三觀賣血記》,他采取了敷衍的態度,最後違規參加國際電影節。

這次王鐘軍請林子軒去勸勸姜文,不要違規參加電影節,馮小剛認為沒戲。

姜文對國內的審查制度很清楚,他既然敢那麽拍了,就沒打算通過審查,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大可能放棄參加電影節。

“試試看吧,要不馮哥你來拍《英雄》?”林子軒如此說道。

馮小剛看過《英雄》的劇本,他有嘗試的意思,拍了幾部喜劇片,也想換換類型。

只是他有些猶豫,這個轉型有點大,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掌控的住,他想看看觀眾對《臥虎藏龍》的反應,再做決定。

如果國內觀眾能接受《臥虎藏龍》這類武俠片,他就試試執導《英雄》。

馮小剛最大的優點在於不斷的學習,汲取其他導演的長處,用到自己的影片之中。

沒辦法,誰讓他是野路子出身呢,他的風格就是在不斷的學習中形成的,沒什麽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