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你方唱罷我登場 第060節 體系與角色(2)(第2/2頁)

“哼,我看你好像還沒有汲取教訓啊,怎麽這一趟黨校學習沒讓你清醒一點?”蔡正陽沒好氣的斥道:“做事可以高調,做人要低調,我看你卻恰恰反過來了。”

“蔡哥,我知錯了還不行麽?”趙國棟正色道:“這一次也算是給了我一次深刻的教訓,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小覷你的對手。”

“哼,你明白就好,這條路上潛伏著無數陷阱和暗箭,稍不留意就要付出代價,還好這一次你自己身上穿得盔甲夠厚,否則這一跤就要你傷筋動骨。”蔡正陽哼了一聲道。

“正陽,今年我看國家又在醞釀著一些大動作啊,怎麽,有什麽新動向,給咱們傳達傳達?”柳道源一邊掛餌,一邊隨口問道。

“總書記五月在滬、蘇、浙、魯四省市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上提出要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探索,允許試驗,堅持三個有利於,但是在具體政策上中央高層還有些搖擺。中央內部從去年開始就有一些看法就是要打造一批能夠進入世界五百強的明星企業,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金融部門都要積極給予支持,促成這些企業迅速壯大,肩負起中興國企地重任。”

“五百強企業?”趙國棟微微蹙眉,蔡正陽話語中的語氣已經明顯流露出了一些不太贊同地態度,寧法和蔡正陽這一系的態度素來主張進一步放開市場經濟,鼓勵國有企業進入市場經濟中與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一起搏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不贊同政府給予國企太多地扶持和支持,在他們看來原來國企之所以生存能力低,難以在市場經濟中生存下來,就是因為政府束縛太多,包辦太多,如果繼續回到原來的老路上去,那就是再走回頭路。

“上邊沒有明確在那些產業麽?還是在各個產業都要打造國企龍頭?”柳道源也皺起眉頭。

“現在上邊思路就是由些混亂矛盾,一方面主張要從競爭性領域逐步退出,但是另一方面又表示要給予其中一些已經有了一定國際競爭力地龍頭企業以大力支持,促使他們成為本行業的巨艦,扛起中興國企的重任,比如像現在的海爾、長虹、華北制藥、江南造船廠,國家看樣子都有意要給予政策扶持。”蔡正陽臉色沉郁,目光凝重。

“蔡哥,是不是受到了日韓財團模式的影響,所以希望這些企業也能做大做強,率先突出重圍闖進世界五百強?”趙國棟連連搖頭,“蔡哥,別以為眼前日韓這些大財團風光一時就令人眼花繚亂了,順風順水是見不出深淺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大浪淘沙,他們這種由政府扶持起來的財團模式一樣存在很大的系統性風險,尤其是這些財團式的機構多元化走得太遠,而且還獲得了金融融資權力,這相當危險。”

“噢?”蔡正陽和柳道源都是一震,“你為什麽這麽看?”

“其實日韓財團模式和咱們國家國企有些類似,只不過他們采用現代企業制度機在時間上要早一些罷了,但是骨子裏依然受到政府相當大的影響,這種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集中資源快速發展壯大,但是因為缺乏深刻厚重的積澱,企業文化制度並沒有深入到那個層次,拿我們中國的古話來說那就是尾大不掉,一旦遇到風暴來襲,那就因為供血不足,一下子凍僵。”趙國棟沉吟著道:“日韓財團模式並不適合我們國家,財團模式更適合資源匱乏、產業較為集中但是發展程度較高的過國度,尤其是像我們這樣具有全方位綜合實力的泱泱大國則不適合。”

蔡正陽若有所思的頜首,而柳道源卻是陷入了沉思,很顯然兩人雖然都不太贊同財團模式打造五百強,但是在如何發展上仍然有一些分歧。

柳道源雖然是從組織系統走出來,但是在對於改革開放觀點上卻和季、楊等人有些不一樣,這兩年裏更是和蘇覺華走得很近,而能入鄰省擔任省委常委兼省會市市委書記,也標志著他已經正式進入了溫和派範圍***,否則也不可能輕而易舉跨出這樣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