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只爭朝夕 第40節 宏願(第2/2頁)

“嗯,有點關系吧,全友,咱們也走了這十多天了,各縣農村情況大同小異,都不容樂觀啊。”趙國棟靠在車枕上目光有些飄忽。

“鄉村兩級債務觸目驚心,像青坪、靖縣、古樓和武川這種農業大縣都是吃飯財政,甚至連保政府幹部和教師隊伍的工資都很困難,合金會一清理,這又背上一大塊債務,去年去年前年把能收的都收盡了,能賣的都賣光了,縣鄉兩級如此,村一級怎麽辦?還不就是只有硬著頭皮多攤派多附加,巧立名目收錢,幹群關系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境地了,這固然和基層幹部素質有一定關系,但這其中難道就沒有半點上邊政策緣故?”

“趙市長,懷慶市級財政還能過得去,畢竟還有幾大廠在這裏撐著,可是縣區財政歷來拮據,我看主要原因還是縣域經濟發展滯後,很多領導幹部思想僵化狹隘,找不到大項目進來,又不會培育發展私營經濟的環境,尤其是鄉鎮企業出現滑坡倒閉潮之後,稅源稀少,這兩三年都無甚變化,斬斷了原來可以隨時從合金會拿錢貸款的這只手,現在還得背負一塊債務,當然就覺得過不下去了,一味埋怨中央政策出現了偏差,這也是一種惰性和依賴性。”

桂全友沒有附和趙國棟的觀點,而是拿出自己的看法。

“唔,你說的也是一方面,懷慶各縣縣級財政困難是歷史沿革下來的老問題,都是農業縣,除了歸寧因為受到安都那邊影響算是勉強實現了轉型,包括慶州在內的其他區縣都是純粹的農業縣,鄉鎮企業紅火了一陣子,現在也都暮氣沉沉,絕大多數都處於要死不活狀態,加上合金會這一關,我看這兩年這些企業就得關門大半。”趙國棟眉宇深鎖,“農村情況更糟糕,基層幹部都把主意打在了巧立名目亂攤派上,若是不引起足夠重視,我擔心遲早要出大事。”

趙國棟這話一出,桂全友也不吭聲了,誰都知道這是死結,難道說市裏這些領導就不知道?可誰也不願意揭這蓋子因為誰也解決不了這個難題,都這麽裱糊著,能拖則拖,能蒙就蒙,只要不出大事就行。

連錢元輝這個分管副市長都裝聾作啞,的確也怪不得誰,多種原因造成了眼下這種局面,別的地市情況也都差不多,只不過像懷慶更具體一些罷了。

“唉,全友,有沒有這種感覺,到了懷慶這邊幹啥都覺得不得勁兒?你有沒有這種感覺?”趙國棟伸了一下懶腰,“我有,今年這種感覺特別強。”

桂全友一凜,振作精神道:“趙市長,你怎麽會有這種感覺?我倒是不覺得。”

“真的?那也是我太敏感了吧。”趙國棟無可無不可地道。

“趙市長,我倒是覺得也許你原來在寧陵那邊太順了,啥事兒都覺得手到擒來,也就沒啥挑戰性了,到了懷慶這邊,情況沒有那邊熟悉,手邊上人也沒有那麽在知根知底,所以可能有些不太適應吧。”桂全友籲了一口氣,似乎是在斟酌言辭,良久才又接上話道:“我倒是覺得趙市長你能在這個位置上鍛煉一兩年是好事,當個常務副市長對你最適合,啥都要接觸,啥你也可以扛起來,也是對您的一個難得鍛煉磨礪,也算是為你日後進步打基礎。”

“全友,你這話可把人捧得打心眼裏舒坦,我也不是矯情,進步不進步的啥我也沒想那麽多,本來像我這個年齡能坐在這一角上已經是一個異數了,再要奢望,就有些貪不知足了。”趙國棟悠悠道:“這只是想趁著這個時候好好幹點事情,為老百姓幹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其他的我倒沒想那麽多。”

“趙市長,我看你從年前開始就有些心事,難道就是因為這個?”桂全友也知道自己這位老板是個心氣極高目光深遠的人物,但卻不是那種只顧自己烏紗帽往上翹的角色,也是的確要想做點事情,而自己之所以心甘情願的從寧陵跟到這裏,除了覺得跟著他能上進更快外,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覺得跟著他做事情值得,至少不需要為了前程去蠅營狗苟。

“不完全是。”趙國棟沉吟了一下,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