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極目天舒 第23節 志同道合者(第3/3頁)

臧克明一連串的反問質疑讓於文亮陷入了沉思中。

“我知道市裏邊也有一些計劃和想法,但是我覺得有點霧裏看花的感覺,落不到實處,到最後可能我們就不得不付出現實的巨大代價,所以我很希望市裏邊能夠在這些方面給予下邊一些更為具體更為實際的政策制度。

盛克明覺得自己情緒有些激動了,於文亮並非政策制定者,他頂多也就是受領導之托來了解掌握具體情況,然後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老臧,你說的都是一些很現實的問題,市裏的確有一些想法和計劃,比如趙市長提出了要打造全省職教基地,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免費或者提供補助幫助失地農民和下崗工人進行技能培訓,這並不是什麽華而不實的東西,而是實打實的諸如駕駛、電腦文秘、裁剪針織、車工、鏜工、銑工、刨工、電焊、汽車摩托車修理等最基本謀生技能,要讓學習者經過幾個月的學習能夠自謀職業達到自食其力。”

於文亮字斟句酌,“這是我親耳聽到趙市長在和安市長討論時提出來的,要求安市長在加快整合市裏可用職教資源時,盡快要讓這些資源為現實工作服務,而為失地農民和下崗工人提供這方面的培訓是擺在第一位的任務。”

“若是市裏真有意在這一點上做文章,倒是能夠解決一些問題,但是還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畢竟有能力參予培訓的人還是少數,絕大多數人沒有那個學習基礎,尤其是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上者,你要讓他們再靜下心來學習一門技能,很難。”臧克明很坦率地道。

“這只是一方面,趙市長也在和市裏五大廠協調,要求五大廠招工不能只面向廠子弟而要主動考慮農轉非之後的失地農民中符合條件的子弟,另外也要求在失地農民子弟參軍退伍後五大廠也應當站在講政治的角度上來主動替市區縣分擔接收任務。”

盛克明還是搖頭,“這些都是杯水車薪,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於文亮樂了,這個盛克明可真是有點鉆牛角尖的勁道。

“老臧,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就只有你的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吸納勞動力行?”

“於秘,你得承認這一條所能吸納的勞動力比起你先前提到的任何一種方式都更具有實效。”臧克明毫不謙虛地道:“當然,如果這幾者能夠結合起來,更好。”

“嗯,我聽趙市長大略提及過,發展經濟吸納剩余勞動力就業是根本,但是根本卻不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能夠解決得了的,根本之外還有一條底線。”於文亮點點頭,“那就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機制,比如失地農民怎樣保障他們最低生活水平,怎樣保障他們從擁有土地資源的農村居民轉化為失去土地卻又缺乏謀生技能的城市居民之後的基本生活條件不受影響,基本生活保障、醫療保障甚至日後的養老保障機制,這些都是函待解決的問題。”

“但是各地實際情況不同,財力也不一樣,而中央也只有一個粗框架的意向,各地只能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政策,在這一點上,趙市長眼光更深遠,所以他才會在城市建設即將拉開大序幕之時,讓我來借懷州區面臨各種困難的這個機會來調研了解情況,以便為日後市裏在這方面進行一些嘗試探索打基礎。”

臧克明驚訝地擡起目光,“市裏真有這方面的打算?”

“嗯,趙市長的確有這個想法,應該說趙市長比我們都要想得遠想得更全面,既要從根本上來改善解決問題,又要嘗試建立一條保障線機制,至少我所了解這還是一個創舉,而且是真真正正替老百姓考慮長遠生存的創舉,雖然可能會面臨很多具體困難,但是我覺得這將是今後我們城市化要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探索嘗試方向,探索嘗試越早,我們日後付出的代價越小,而越晚,則付出代價更大,我是這樣認為的,而且我覺得趙市長可能有意在你們懷州或者慶州進行試點探索。”

臧克明全身一震,良久才道:“這怕是一項相當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難度以及所要面臨的體制風險都相當大,趙市長若真是有意,我覺得這是好事,但是僅憑市裏這點力量只怕都難以做到,這需要省裏和中央在政策和法律規章制度等各方面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