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雲詭波譎 第三六九章 把那四條腿兒都鋸嘍

書生聞言回過頭來,果然是那白面辛驪桐。

辛驪桐等人乃是二月風波的引子。當時他們因為保護難民而被捕,士子們為了將其營救出來,集體去相府請願,這才引出了後來的驚濤駭浪,乃至令朝局大變。

只是他一開始便被捉進了兵馬寺的牢房,自然也沒機會去承天門前上書、沒緣份見到昭武帝,沒福分金殿旁聽,自然也不知道秦雷的真實身份了。此時見到秦雷,他先是一愣,過會才恍然笑道:“原來是伍公子。”

秦雷哈哈笑道:“辛兄可是貴人多忘事啊!”說著指了指身邊的座位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辛兄何不過來同坐。”

辛驪桐看起來頗為意動,但見邊上坐著女眷,也不好貿然上前,不由有些躑躅。

若蘭是個有眼神的,聞言起身微笑道:“奴婢還沒逛夠,正想跟爺討個空呢。”

秦雷卻搖頭笑道:“只管坐著,這又不是在家裏,哪有那麽多規矩套子?”

辛驪桐也笑道:“是在下拘泥了。”便過來與秦雷兩個並桌。

酒菜流水價送上來,不一會兒就擺滿了桌子,秦雷與辛驪桐對酌幾杯,這才笑問道:“三月初一就是大比,辛兄還有閑情出來飲酒,看來已是成竹在胸了。”

聽了秦雷這話,辛驪桐滿面羞愧道:“哪裏是什麽成竹在胸,只是心裏煩悶。出來借酒澆愁罷了。”

秦雷與他虛碰一杯,搖頭笑道:“殊不知借酒澆愁愁更愁,何況獨酌乎?”邊上的石敢和若蘭聽了,心道:‘王爺今日可真有文化啊……’

殊不知那日李渾嘲笑秦雷與他一般不文,令此次春闈地主考官大人頗為汗顏,現在每天都要拿出一兩個時辰來發奮圖強。起初向看一些經史子集之類的,只是那些書言簡意賅到令人發指。只消看三五行便可令人酣然而眠。最後只好找些《太平廣記》、《開元遺事》之類的傳奇小說來看,好歹有些情節描寫。還能將就著看一會兒。

好在展卷有益,連看了十幾天小說,說話也半文不白起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秦雷心中得意道:‘老子只要包裝個門面罷了,難不成真要皓首窮經、汗牛充棟?’話說這兩個成語也是新學的。

……

辛驪桐只是苦笑不語,秦雷又問道:“怎麽不見那位商德重商兄?你們不是素來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嗎?”

辛驪桐聞言真心實意贊道:“伍兄實在是高才,在下向來自負讀書萬卷,但您接連兩個用典。卻都沒聽說過。”說完書呆氣十足地朝秦雷拱手道:“還請伍兄不吝賜教。”

秦雷有些奇怪道:“什麽用典?”

辛驪桐贊道:“伍兄用典隨心所欲,便如雨落碧波了無痕。您方才接連用了‘成竹在胸’與‘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兩個典故,”說著捏起粒茴香豆沉吟道:“前一個地意思應該是心中有數,但意境上十分雅致……胸有成竹好畫竹,實在雅致的很……”

秦雷瞪大雙眼道:“你以前沒聽過這說法?”

辛驪桐搖頭道:“未曾聽說過,”說著一臉坦然道:“我華夏文化博大精深,學生所學不足十一,自然會有沒聽說過地典故。”

秦雷使勁回憶半晌。訕訕笑道:“那是齊國一個住在東坡的蘇老夫子說的,可能還沒開始流行。”

辛驪桐頷首笑道:“正是,但凡妙辭佳句,往往百年後才能成為經典。”秦雷剛要擦擦汗,又聽他十分認真問道:“那‘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呢?也是那蘇老先生所言嗎?”

秦雷尷尬笑笑道:“他們是東齊芭蕉山上的兩個好漢,向來出雙入對、形影不離。所以那裏的人們便用這個說法來比喻兩人感情好到分不開。”怕這書呆子再問,秦雷趕緊從學術層面跳出來道:“就是說的你與商兄那種關系。”

辛驪桐果然被引開了注意力,聞言有些蕭索的嘆一聲道:“今時非比往日了,商兄現在應酬頗多,卻沒時間與在下喝酒了。”

秦雷奇怪道:“他一個應試的舉子,能有什麽應酬?”

辛驪桐夾筷子炒韭黃,微笑道:“伍兄豈不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麽?’商兄有幸見得天顏、現已貴為‘天子門生’,將來注定要居廟堂之上地,自然有絡繹不絕的逢迎之客。”

秦雷見他只是羨慕,卻無嫉妒之意。遂溫聲安慰道:“現在朝廷換了考官。又嚴查舞弊,以辛兄高才不難考中。到時候不也是登堂入室的天子門生了嗎?”

哪知辛驪桐一臉苦澀道:“換了考官不假,可該舞弊還是要舞弊的……”

秦雷見他神色淒婉,不似說風涼話的樣子,不由沉聲問道:“辛兄可是聽到什麽消息?”

辛驪桐只是隨口感慨,卻沒料到這伍公子如此敏感。起先只是搖頭不語,直到秦雷追問再三,才喟嘆一聲道:“公子稍等片刻。”說完徑直起身下樓,不一會兒便拿著個信封子回來,遞給秦雷道:“公子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