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不靠譜

占據上風的時候如果不趁火打劫,難道要等到寄人籬下的時候再期待別人的憐憫不成?

曼京肯定也明白這個道理,但肯定也不會想到秦致遠的要價會這麽狠。

不過這種事嘛,原本也就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事,秦致遠有開價,曼京才好還價,不過如果兩者之間的差距如果太大,也難免會談崩。

秦致遠倒是不怎麽擔心談崩的問題,秦致遠昨天晚上已經和就任法國議會會長的皮埃爾聯系過,通報了蘭芳的底線,蘭芳的底線就是讓法國收回在廣州的權利,這個問題其實法國議會已經考慮過,並不會讓法國人難以接受。

世界大戰結束後,民國就向法國提出撤銷法國在廣州的特權,作為戰勝國之一,這是民國的正當要求。

也不僅僅是對法國,當時民國對所有的國家都表示要收回前清時代賦予各國的特權,這個原本是合理的要求雖然遭到英國和美國的拒絕,不過法國人確實是討論過的,不過也並沒有形成統一意見。

蘭芳立國的時候,當時的民國和蘭芳的關系並不好,因為天津港事件,民國的民眾對於蘭芳非常排斥,雖然後來這一印象得到扭轉,但民國也失去了收回國家權益的最佳時機。

蘭芳現在提出這個要求,也是有客觀需要的。

蘭芳從民國移民已經進行了整整四年,四年來,最少有兩千萬人從民國來到蘭芳,在蘭芳安家落戶,成為蘭芳的一部分,民國北洋政府雖然對此並不滿意,但還是咬牙默認了這一事實,於情與理,蘭芳都應該對民國有所回饋,這不僅僅出於蘭芳和民國友誼的需求,也是蘭芳境內那些從民國移民來的蘭芳人的共同訴求。

所以縱然連皮埃爾也覺得這個條件有點過分,秦致遠還是堅持。

並且這種堅持已經獲得了福煦和桑迪他們的理解。

待在蘭芳的時間長了,福煦和桑迪也對蘭芳有了感情,愛屋及烏嘛。

不過曼京肯定不理解這些,所以哪怕到了秦致遠和曼京第四次見面的時候,秦致遠已經不再要求保證蘭芳在敘利亞的利益,曼京還是一口拒絕。

“如果你是這個態度,那麽請回吧,我不會讓我的戰士們上沒有任何意義的戰場,或許你感覺這個條件過分,但讓我的戰士到離家萬裏的地方,為了一群不相幹的人付出生命,難道這就不過分嗎?”秦致遠有點煩,曼京這種油鹽不進的談判方式不會有任何進展。

“什麽叫不相幹?我們可以給你錢,你想要多少都可以,難道這還不夠嗎?”曼京骨子裏還是“屠夫”的工作方式,談判這種細活曼京做不來。

“哼哼,錢!你是不是感覺你們法國現在很有錢?可以買到人間的一切是不是?你可以問問亞歷山大·米勒蘭,他準備出多少錢買蘭芳戰士的生命,我事先聲明,1400法郎絕不可能,如果你那麽想,那很好,你先給我來兩萬法軍士兵,他們的命我買了!”秦致遠大方,如果比拼財力,秦致遠還真不怵任何人。

1400法郎,這是上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死的華工們的撫恤金,對於普通民國老百姓來說,這個“價格”非常不錯,但對於秦致遠來說,這個價格確實是太少了,蘭芳已經不需要出賣士兵的生命來換取生存空間。

就算是1400法郎,法國人現在也拿不出來。

世界大戰前,法國有數百年的積累,有殖民地的支撐,所以法國人才會出這麽高的價碼,現在法國的那點家底已經在世界大戰中消耗一空,欠美國人的債到現在都還沒有還清,法國人也實在是已經山窮水盡。

至於秦致遠所說的“買兩萬法軍士兵的生命”,這更是無稽之談,經過世界大戰的洗禮,法國國內現在反戰情緒高漲,亞歷山大·米勒蘭別說兩萬人,就連兩千人亞歷山大·米勒蘭都動員不起來,否則曼京也不會來求秦致遠,伊拉克人雖然比敘利亞人能打,但和世界大戰中的法軍部隊比起來還是差點。

“可是你這個條件是對法蘭西的羞辱,法蘭西絕對不會接受。”曼京斬釘截鐵。

“先別說的那麽肯定,接不接受不是你能決定的。”秦致遠不急躁,看了眼已經氣急敗壞的曼京,嘴裏幽幽嘆道:“我提出這個條件,已經是看在我們友誼的份上,否則你真以為你們在廣州的特權就是天經地義?問問巴斯蒂安和利奧泰吧,失去了蘭芳的友誼,你們在亞洲還能剩下什麽!”

這話一說完,曼京的表情馬上大變:“你這是什麽意思?”

“就是你認為的意思!”秦致遠毫不退讓。

要說蘭芳顛覆政權的水平,估計巴斯蒂安和利奧泰比曼京清楚得多,巴斯蒂安擔任法屬印度支那總督時期,蘭芳趕走了沙撈越的英國人,英國人被趕回馬來半島,到了利奧泰執政時期,蘭芳和法國一起顛覆了暹羅政權,順便又把英國人的勢力趕出暹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