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永在日本《丸》雜志上寫的回憶文章中是這樣描寫的:“辰巳曹長也跟著俯沖下去,動作就跟追著鹿的獵人連山也看不見了一樣。我用機上電話對他大喊‘ゃめろ’,但是他就跟什麽也沒聽見一樣。”

ゃめろ,在日語裏的意思就是“打住”、“停”、“住手”的意思。薩翻譯成“不……”當然也可以,但是理解著似乎有點兒曖昧,會讓讀者產生小姑娘碰上色狼的感覺。

飛虎隊的老鳥……老狼們:左側那個大個子是迪克斯·希爾,試飛“奧斯卡”的美國飛行員,右側那個讓人一看就想起大灰狼的,當然是羅伯特·斯科特,

辰巳曹長是只有一年空戰經歷的菜鳥級飛行員,碰上斯科特這樣的老鳥,危險程度的確不亞於小姑娘遇上色狼。更糟糕的是,這還是一頭十分狡猾的老狼。

代水兵衛大尉也是空中經驗豐富的老鳥,所以他一眼看穿斯科特的詭計——這美國佬純粹是想“帶壞”我們的飛行員啊!

斯科特的確是有意帶辰巳曹長體驗一下俯沖的快感。

隼式戰鬥機,輕捷靈敏,但最致命的缺點有二:第一,火力太弱,初期型號只有兩挺7.7毫米機槍,後期增強了火力也不過是一挺12.7毫米加一挺7.7毫米機槍。在俯沖這種劇烈的運動中,隼式很難打中P-40,就算打中了,P-40座椅後方堅固的特種鋼裝甲也會有效地保護斯老鳥的性命。所以,在“帶壞”對手的過程中,斯科特如果不是特別倒黴,基本是安全的;第二,結構脆弱,這種飛機無法承受長時間大角度的俯沖,很容易因此而解體。隼式戰鬥機的首席試飛員伊藤大尉,就是在飛這個動作的時候空中解體,魂歸太空的。第一批隼式戰鬥機裝備的是日軍加藤部隊,興高采烈的日軍飛行員第一次駕機上天回來後忽然發現飛機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機翼上鉚釘附近的鋁制蒙皮上都出現了橢圓形的窟窿。

中島1式隼戰鬥機結構圖

這種頗有藝術感的玩意兒對日軍飛行員來說毫無感觸可言,只是感到恐懼——飛新飛機總是讓人激動,這些飛行員多多少少做了些飛行包線以外的動作。沒想到只是幾個不太出格的動作,新飛機的鉚釘就已經變形,把蒙皮都給割破了。

從那時候,日軍的老飛行員就明白了——這隼啊,是種不太男人的戰鬥機,如果一個勁兒地沖沖沖,是要丟老命的。

這回斯科特的動作對他自己來說並不危險,P-40皮糙肉厚,俯沖是它的拿手好戲。可是拉著辰巳曹長幹這種事兒,可就有點兒大大地不夠朋友——雙方做一樣的動作,P-40沒事兒,隼是要解體的啊!

代永兵衛大尉的叫喊顯然沒起作用,但日本陸軍嚴格的訓練讓辰巳曹長還是有意無意地把俯沖速度保持在了安全範圍之內,並沒有出現代永大尉擔心的情況。

也許“吹牛大王”的騙術還不夠高明?

不等日軍慶幸,俯沖中的斯科特忽然猛地把飛機往上一拉!

緊跟在後的辰巳曹長下意識地也往上一拉——

這一方面可能是打紅了眼的辰巳曹長不肯放棄這個傻呼呼的獵物,另一方面日本飛行員的訓練中有這麽一課——當你不知道該怎麽飛的時候,就跟著前面飛機的動作走……

這個做法曾經救了坂井三郎的性命。在第一次空戰中,面對突然沖過來的中國戰鬥機,坂井三郎完全懵了頭,訓練中的一切都被忘得一幹二凈,頭腦中一片空白,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地跟著前面的長機,隊友形容他當時仿佛被一根繩子吊在了長機尾部。緊跟經驗豐富的長機,讓菜鳥坂井逃過了中國空軍兇猛的攻擊,也讓他熬過了對空戰最初的恐懼。

雖然斯科特的飛機實際上不是這個樣子的,但總覺得在這次戰鬥中老爺子應該用這樣的塗裝才夠拔份兒。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照著一根筋的思路來,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辰巳曹長來說,這可是致命的一拉!跟著沖還能勉強承受,在全力俯沖的時候忽然大動作往起拉,隼脆弱的機體結構再也承受不住這種“野蠻”的折騰了。

只聽一聲怪響,辰巳曹長那架隼式戰鬥機頓時在空中散了架。

代永大尉這樣描寫他看到的情景:“緊跟著P-40往起拉的隼,剛一擡頭兩個翅膀就折斷了,我眼看著它們在空中飛散,墜向下方,殘存的機身和發動機則一頭紮向了地面,撞得粉碎並燃起了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