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位卑者言輕

翌日

皇帝於禮部賜宴今科進士, 宴罷後,三百多名進士赴鴻臚寺學習官場禮儀,又賜狀元朝服冠帶, 狀元攜諸士進表謝恩。

殿試之後,中第的進士並不能立即做官, 朝廷開始了新一輪的翰林院庶吉士選拔。

選拔結束後, 由翰林院張榜,考中的進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留於翰林院中由資歷深厚的老師教導學習。

無一例外, 一甲進士及第的三人全被授予。

——武英殿——

穿賜服的太監跨入殿內,叉手道:“皇爺, 翰林學士王睿求見。”

“宣。”

太監出去,便換得一個穿青色公服,補子上繡著鷺鷥,烏紗帽下兩鬢全白的老者入內, “臣, 翰林學士王睿恭請聖安。”

皇帝負手而立, 仰面望著屏風背對青袍,“庶吉士的選拔可結束了?”

“回陛下, 是, 一甲三人全部通過選拔。”翰林學士道。

“甚好, ”皇帝轉身,親自將翰林學士扶起,“王學士辛苦了。”

“為陛下分憂, 臣不覺辛苦。”王睿起身,奏問道,“陛下, 關於庶吉士教習老師一事,按舊制是由翰林院的官員及東宮詹事府兩處機構的官員共同擔任,所以…”

皇帝轉身回道坐上,將王睿的話打斷,“本朝從即日起,庶吉士讀書翰林院,唯翰林學士一人教習,他們幾人,還勞煩卿家親自勞心。”

“陛下,詹事府的官員乃從翰林院選出,有資歷高者遠勝於老臣,庶吉士乃進士之優選,萬裏挑一,亦是國朝日後的棟梁之才,臣恐資歷不足,有負陛下。”翰林學士惶恐道。

“翰林院只設學士一人,卿家擔任多年,難道會比詹事府的人差?”皇帝搖頭,“王公之才,連先帝都贊賞有加,切莫妄自菲薄。”

“是,”青袍再次跪下,謝恩道:“臣王睿,叩謝陛下。”

--------------------------------

——齊王府——

“探花郎這邊請。”府中的內侍將今科探花郎帶入。

張九昭穩步行走,王府修建得如進了宮城一般,內侍將之帶進了一座雅致的小院中。

琴與流水聲同時傳出,假山林立,四周種滿花草,院中還有一座極大的荷花池,池中央修有一座亭子,正有檀香的青煙從內彌漫出。

“殿下在亭中等候探花郎。”內侍將人送到岸邊便止步。

張九昭抱著袖子,回身瞧了瞧四周,不禁多言道:“都說齊王殿下好武,像極先帝,如今看來,殿下也是清新脫俗的雅致之人。”

“民間傳聞,哪能全信,於文武而言,殿下只是偏好武,但是自幼便受王睿王學士熏陶,也兼文辭,況且王妃還出身書香世家。”內侍應道。

張九昭點頭,隨後邁步踏上通往亭子的池橋,快至初夏,天氣逐漸炎熱,橋底躲涼的鯉魚察覺動靜紛紛逃竄,很快便消失在視線中,張九昭低頭見之,納悶道:“魚兒如此懼我,是因未帶食餌麽。”

“張先生。”

剛抵亭口,齊王便迎了出來,客氣的朝進士作揖道:“可算把先生盼來了,先生請進。”

張九昭回禮,“殿下大禮,昭不敢受。”

見推辭,齊王索性一把拉過張九昭的手將人往裏帶,動作一氣呵成,幹凈利落。

“殿下這是?”張九昭入亭,亭內空間極大,中央有一張石桌,桌面挖了幾道凹槽,有活水流出,水面放有特制的浮木,浮木上放著以精致瓷碗所盛的菜肴。

“這些菜都是王妃做的,托先生的福,小王才能吃到。”齊王憨笑道。

“下官何德何能,讓王妃親自下廚。”張九昭汗顏道。

“先生今日選中庶吉士,將來必位列卿相,特擺此宴,為先生慶功。”齊王道。

張九昭聽明白了齊王的話,遂不再客氣的坐下,拿起筷子品了幾口,連連稱贊道:“久聞齊王妃出身書香世家,有著不輸男子的才華,沒有想到廚藝竟也如此好,比下官在禮部吃的禦宴還要味佳。”

齊王坐下,也笑眯眯的嘗了幾口,心滿意足道:“小王長這麽大,最開心的事,就是陛下做主,將王妃這樣才貌雙全又賢惠的女子許配給我。”

不登府門,不知府中宅內如何,亦不知夫妻關系如何,如今張九昭入了齊王府才知道,傳聞性情暴躁的齊王竟也有溫情的一面。

“先生嘗嘗這汾酒。”齊王正高興的吃著菜與人交談,隨後突然想起什麽似的,於是起身,親自給張九昭倒了一杯酒,“特地差人從汾州杏花村運來的。”

張九昭連忙起身,接過酒與齊王對飲,隨後將空杯倒置示意,又朝齊王行禮道:“下官蒙天家恩賜,必不會忘記陛下於廷試之日的囑托,還請殿下放心。”

齊王聽後,將激動表露於臉上,“有先生這句話,小王這幾日的煩憂總算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