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奉旨

數十騎兵簇擁著一輛馬車,沿著澧水右岸的驛道往東北方向急行,馬脖子下掛的銅鈴鐺,在風中叮叮當當的碎響不休。

在前側負責警戒、探路的兩名騎兵,經過一片樹林後折返馳歸,來到馬車前,對滿心焦慮、翹首眺望四野的錢尚端稟報道:

“相公,前面就是小雀崗大營!”

“好好,大家快行——等到小雀崗再歇力,本官另有賞錢!”錢尚端催促隨扈快行。

車馬隊很快繞過前面榆樹林,錢尚端這時候看到東北方向上占地約兩三裏見方的營寨座落於一座長丘的西坡,距離澧水入滍水的河口約八九裏——澧水入滍水的河品也建有一座營寨,但規模要小一些。

而另有一條驛道從南往北進入小雀崗大營。

那條驛道是從舞陽城而來。

楚山從桐柏山籌措的物資,都是集結到舞陽,再從舞陽轉運小雀崗,因此從舞陽往小雀崗的驛道要忙碌得多;錢尚端的視野裏,就有兩支車馬隊,約百余人趕著數十輛大車往小雀崗大營方向緩緩而行。

這是得知徐懷親率精銳潛襲汴梁之後,錢尚端第二次奉旨趕來淮上詢問軍情。

錢尚端第一次奉旨北上,形勢遠沒有現在如此嚴峻。

當時襄陽眾人甚至以為陳州軍會被吸引京畿附近對楚山潛襲兵馬圍追堵截,淮上所直接承受的軍事壓力只會減輕,不會加劇。

當時建繼帝心緒不寧,最為焦慮擔憂的,還是徐懷能否成功從汴梁脫身南歸。

因此錢尚端第一次過來,主要就在楚山行營行轅所在的葉縣落腳,從長史史軫、司馬徐武磧等人那裏了解到徐懷為潛襲汴梁所做的一些部署,就返回襄陽了。

誰也沒有想到不僅陳州軍主力竟沒有被吸引到汴梁附近去,赤扈人甚至還變本加厲的從東西兩線抽調精銳,源源不斷的往潁南集結過來。

這不僅令原計劃的河洛軍民南撤一事停滯下來,楚山軍守禦的淮上防線也受到直接而嚴峻的威脅。

除了建繼帝之外,周鶴、高純年、顧藩、吳文澈以及胡楷、許蔚、文橫嶽等人在襄陽都是寢食難安。

朱沆早在八月之前就前往建鄴赴任,與率右驍勝軍南下的劉衍一同為遷都做準備,只能是錢尚端再次匆匆北上,趕來淮上詢問軍情。

不過,這時楚山行營的軍政重心全面往滍水沿岸傾斜,徐武磧、史軫等人要麽到滍水坐鎮,要麽在舞陽居中調運人馬、物資,行轅在葉縣就剩一個空架子。

錢尚端先趕到葉縣,沒見著人,也是不敢耽擱,直接馬不停蹄的往滍水這邊趕來。

從葉縣過來的驛道,基本上是貼著澧水的右岸修築,也是先抵達澧口寨,再沿滍水右岸(南岸)往東通向小雀崗。

不過,車馬行至澧口,滍水北岸的視野也徹底打開來,就見一座座營寨交錯矗立於滍水北岸,要遠比南岸密集得多。

第一次奉旨北上視軍,錢尚端就了解到楚山在滍水北岸所築的連營,一直延伸到柳邊河上遊的北岸,與陳子簫所部駐紮於廟王溝南部的前軍大營之間,僅留出二十裏的空档。

而為接應徐懷率領潛襲兵馬南返,楚山前後征調萬余青壯民夫及兩萬精銳兵馬渡過滍水,進駐滍水北岸及廟王溝南部的連營之中;除此之外,滍水以南,小雀崗寨以及舞陽、葉縣還駐紮上萬兵馬。

也可以說楚山在進八月之後,已經盡最大限度的進行了軍事動員。

諸工坊礦場,也是盡可能雇傭更多的婦女頂替做工,避免因為軍事動員導致生產大幅下滑;行走於諸山之間的運輸隊,也不再是青一色的男丁,而田陌之間更是主要由健壯婦女充當耕種的主力。

以此保證更多的鄉兵役卒都編入現役,以備戰需。

當然,後續看到河淮敵軍不斷往潁汝之間聚集,襄陽也不可能無動於衷,分別從荊湖北路及南陽府調集萬余兵馬北上增援,接受楚山行營的節制,用以加強彌補東西線諸城塞防兵的不足;同時下旨要求鄭氏將襄城駐軍在原有的基礎增加一倍,提高到八千。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延,越來越多的敵援從許昌、汝陰渡過潁水,往商水、臨潁之間聚集,汝潁之間的形勢非但沒有好轉的跡象,還變得越發的緊迫起來。

雖說滍水-汝水南岸未現敵蹤,楚山甚至還在葉縣、舞陽以南組織軍民恢復生產,但錢尚端知道這次所面臨的危機有多嚴峻。

這令他一路都緊緊鎖著眉頭,盯住滍水北岸成片的營壘。

小雀崗大營也早就得報錢尚端奉旨北上,除了葉縣方向派小隊人馬領路、護送外,這邊也早早由蘇老常帶著十數將吏出營迎接。

“武磧身在北營督軍,不敢稍離須臾,史先生身在舞陽,可能要稍慢一些才能趕來小雀崗,與錢郎君見面——武磧、史先生特地吩咐我在南岸為錢郎君接風洗塵!”看到錢尚端車駕過來,蘇老常與郭君判、唐天德等人走出大營轅門迎上去,行禮寒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