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

“……”

乍聽唐天德此言,程倫英愣怔半晌都不知道要如何回應,見早已坐在廳上的知府寧慈、通判周運澤,此時臉色猶陰晴不定,想必他們早一刻知道消息,卻到這時候還沒有緩過神來。

“左驍勝軍調往襄陽休整,楚山獨力抵擋京西、河洛之敵,如何能承受得住?”程倫英也顧不上矜持,他與唐天德也算故舊,坐下來便急切問道。

之前從汝南郡公府出來,寧慈判斷楚山不會放左驍勝軍從汝州撤出,以為這次帝詔對汝南郡公府措辭再嚴厲,卻不會叫南陽府官場陷入兇險的漩渦之中。

程倫英回到宅子裏,細細琢磨覺得很有道理。

淮南戰事才剛剛展開,赤扈東路軍來勢洶洶,但大越在淮南集結兵馬也有二十余萬,單純以兵馬計算,並不居劣勢。

而絕大多數南陽府官員站在自身的立場看,覺得荊襄以北,南陽府與淮上、汝州所面臨的京西、洛河敵軍,才是真正的人多勢眾、氣勢洶洶。

入冬以來,楚山軍雖然在襄城、召陵以北勉強抵擋住京西敵軍的攻勢,但汝州守軍卻損失慘重,汝陽等地失陷,大將楊麟慘烈戰死。

旬日前汝陽失陷、大將楊麟戰死之訊傳至南陽,南陽一片混亂,無數民眾拖兒攜女倉皇南逃,生怕楚山軍、左驍勝軍兵敗如山倒,虜兵眨眼間就殺到泌陽城下,到時候哭天天不應、哭地地不靈,慘遭虜兵踐踏屠戮。

徐懷馳援汝州,於庇山摧鋒折銳,令河洛敵軍止於渡馬河畔,是叫人松了一口氣,但汝州、淮上所面臨的危機就解除了嗎?

不!

南陽府衙上下,沒有誰天真到以為荊襄以北的危機已經解除了。

胡虜據京西、河洛,坐擁十數萬兵馬,而汝蔡兩州在這個冬季之前,楚山軍加左驍勝軍,精銳兵馬僅四萬五千余眾,更多是借助地形地勢,以拒京西、河洛之敵。

而汝陽失陷,大將楊麟慘烈戰死,也足以證明地形上的優勢,並不能彌補兵力上的巨大差距。

此時左驍勝軍已殘,亟需休整、補充新的兵員,楚山軍在襄城、召陵以北鏖戰月余,傷亡也頗為慘重,而汝州西部為河洛敵軍占領,嵩縣陷落也是遲早的事情——種種情形都意味著汝州、蔡州所面臨的局勢,比在這個冬季之前更為嚴峻、兇險,怎麽能說危機解決了呢?

南陽府衙上下沒有特別慌亂,主要還是神武軍除了萬余精銳駐守商州所屬的上洛、商洛、盧氏等城外,近三萬主力精銳都駐守在南陽府所屬的方城、泌陽等地。

現在朝廷將左驍勝軍殘部從汝州撤下來,調到襄陽休整,還要將三萬神武軍主力精銳調往廬州,增援淮南戰場,相當於將荊襄以北的兵馬掏空掉大半。

此時但凡汝州、蔡州(淮上)有半點閃失,南陽府就會直接淪陷。

程倫英可不敢指望南陽府軍面對兇殘好戰的赤扈騎兵,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這也是寧慈等人雖為吏部直接任命地方的士臣,卻在傳詔使者面前絲毫不掩飾內心不滿的關鍵。

不錯,寧慈身為一府之尊,在南陽權勢、地位僅次於鄭懷忠;中樞又有用寧慈制衡鄭懷忠的用意,在很多事情上的話語權,寧慈甚至不弱於鄭懷忠。

寧慈所擁有的這一切,乃是中樞所賜;寧慈在南陽,很注意跟汝南郡公府保持距離。

不過,這一切都要保住南陽府,才有意義啊。

程倫英很是不解,楚山為何會如此幹脆利落的奉詔行事,不將左驍勝軍留在汝州休整、補充新的兵員!

寧慈以及通判周運澤,此時也特別想知道這點。

“唉,楚山能不能承受住京西、河洛之敵所施加的壓力,說不憂慮,那純粹是唬人,”唐天德對汝蔡往後嚴峻的形勢,當然也有很深的憂慮,此時也不加以掩飾,深鎖著眉頭,說道,“但朝廷令旨如此,楚山又安能拒之?朝廷如此安排,也必有朝廷的難處,我們時時說要為陛下分憂,要為朝廷分憂,總不能是句空話吧?”

唐天德代表楚山而來,如此表態,寧慈、周運澤、程倫英他們又能說什麽,難道哭著喊著求楚山抗旨?

徐懷計劃要大規模整頓汝州兩翼的山地塢寨勢力,因此將更熟悉相關工作的唐天德從羅山調到汝州,準備接任州衙戶曹參軍一職。

不過,此次傳詔,汝州正式納入楚山行營防區,徐懷兼知汝州軍事、兵馬都監等職,但州衙諸曹及縣司諸多官職的調整需要一個過程。

即便朝廷已經給徐懷最大限度的自治權,形同藩鎮,但依照規制,這些品秩官職的調整,還是需要在徐懷舉薦後,通過朝廷吏部正式下書任命。

唐天德先到汝州熟悉情況,這次需要分量足夠重的人物前來泌陽接洽,唐天德接下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