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勿使我有殺叔之名

朱厚照的辦法,其實才是一個皇帝該有的帝王心術,你要有自己的目的,然後在各方情緒之中尋找恰當的落腳點,以達成你的目的。

除非就是像弘治這樣,有自己的私心。

但朱厚照不想,他現在一心想的都是明君治天下,四方皆臣服。大明盛世一定要達成,怎麽能因為幾個王爺就瞎糊弄。

但這個前提為不準岐王、雍王所請的辦法,

弘治皇帝還是有些猶疑……

“若朕……朕想依了岐王和雍王所請呢?他們畢竟是朕的弟弟。”

這樣的話,朱厚照就只能叩首,“若是如此,兒臣遵旨就是。”

弘治自然聽得出太子言語中的不情願,“唉。你讓朕再想想吧。”

皇太子走了之後,他自己在乾清宮還是有些悶悶不樂。

“蕭敬,你說是不是朕這個君父忽略了……竟讓太子和他的皇叔們這樣感情淡薄?”

今日這些蕭敬是一直看在眼裏的。但事涉皇家,很是敏感。

“奴婢不敢說。”他馬上跪了下來。

弘治皇帝不耐煩的催促,“快說!朕不治你的罪就是了。”

“是。皇爺自是仁愛之君父,宮裏宮外無人不知。太子殿下也是孝順的。可今日之事,若太子心中不願,哪怕不是今日,奴婢也只怕將來……將來……”

將來太子還會不收拾他們?

這就是朱厚照要蕭敬說的話,其實只用說一半,提個醒。幫這個忙不會要他怎麽樣,但可以賣太子一個人情。

主要這話,萬不能朱厚照自己來說。他總不能威脅皇帝說:你就這樣幹吧,等你死了,我要他們好看!

這種話除了他不能說,一般人也不能說。

想當年朱元璋大肆分封,有個叫葉伯巨的官員提醒他,說您老悠著點兒,這樣搞下去很快就會出現漢晉兩朝的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

朱元璋氣得半死,直接把他給哢嚓了。

皇室之間會自相殘殺的事,這玩意兒不是誰都能說的,得分人。

所以朱厚照才特意找了蕭敬。

其實蕭敬的話雖是一半,弘治皇帝聽到這裏,再看老太監那害怕的樣子,怎麽還能想不到?

是啊,不能現在讓太子與這些藩王之間結怨,自己還在的時候,岐王也好、雍王也好,自然可以過得很好。

可自己不在了呢?可不要弄得自家人沾了自家人的血。

這也是他要考慮的。

而且越是他這樣重親情的皇帝,越發在乎這一點。

反正皇太子你是換不了了,要想避免這個問題,趁早想其他出路。

於是弘治皇帝只能拿著奏疏嘆氣,“你起來吧。也苦了你了,這樣的話除了你,誰又會和朕說呢?”

蕭敬臉上抹淚,心裏樂開了花,當時太子和他說的時候他還覺得很有難處。到頭來竟然兩頭得好。

“皇爺才是苦的那個人。大明天下那麽多臣民百姓,都得皇爺替他們操心。奴婢別的也不想,就是對皇爺至誠,想到什麽的就說了。”

話題談論到這裏,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相比於將來可能送命,錢少一點總歸是對岐王和雍王更好。

最為重要的是,他自己堅持下去,估計朱厚照也還是會反對。這不是導致兒子無端被那些皇叔們記了一遭不好?

要是真有怨言,他情願自己來背。

弘治皇帝可不想自己的兒子將來接任皇位還要被這些叔叔們反對,那對大明江山和朱家都不是好事。

“就照太子所請吧。”他把奏疏合上,遞到蕭敬的手中,“讓內閣重新票擬。”

蕭敬恭敬接了過來,

轉身向外走的時候,他臉色有些動容,因為沒有想到皇帝竟然這樣便同意了。

弘治是什麽性格?

哪怕是張皇後的那兩個弟弟為非作歹,他都要護一下。更遑論自家人。

但太子卻有辦法……且這次可不完全是靠著皇帝的寵愛。

昨天特意找了他過去,應該就是料到這件事說服皇帝不容易。於是想到了繼任之君與皇叔的矛盾問題。

這個隱患,任何一個帝王都要好好考慮。

甚至於讓內閣重新票擬,也為了之後收拾些貪官做準備,

走一步,看三步……

何其恐怖也。

內閣值房離著不遠,在午門內東南角,有一南向小閣,規制甚狹小,這就是大學士辦事的內閣。進門口有一小牌坊,上懸皇帝聖諭。過牌坊,就到了閣內,東、西、南三面放凳,三位閣老各就其位。

等蕭敬帶來皇帝的口諭,讓他們重新票擬,他們全都臉色凝重了起來。

重新票擬的意思是不同意他們所請,也就是說皇帝還是要準了岐王和雍王那幾百頃的土地。

“敢問蕭公公,殿下去過了乾清宮沒有?”劉健上來就直問。